刺苋根 刺苋

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这是刺苋 。
刺苋(学名: .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柔毛 。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无毛,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狭披针形,中脉绿色;小苞片狭披针形,花被片绿色,胞果矩圆形,种子近球形,黑色或带棕黑色 。7-11月开花结果 。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等地 。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等地有分布 。生长在旷地、园圃、农耕地等 。
刺苋被列入2010年1月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刺苋的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

刺苋根  刺苋

文章插图
国外遭人痛恨的野草,入侵我国成了美味野菜,根茎还是治病良药
蔬菜一直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在以前没有肉的贫困生活年代,百姓餐桌上只有萝卜咸菜下饭,能够尝到新鲜蔬菜简直是一种奢望 。即便如此,厨房能用同样蔬菜变着法做出不同口味菜肴应对单调农村生活 。如今有一种野菜,同时也是一味良药,是市场里充斥化肥农药的蔬菜中一股清流 。
这种具有蔬菜和药材两种双重身份的植物叫做刺苋,在降水量充沛的东南亚、东亚还有美洲地区都有分布 。刺苋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气温温差不大,降水量不多,即使在营养匮乏的沙质土壤中也能存活 。在我国,除了寒冷的东北三省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的青藏高寒地区外,各个省份都有分布 。尤其在水量充沛的长江以南地区,刺苋这种植物非常常见 。不久以前,这种植物只有普通野菜身份,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完成丑小鸭至白天鹅的转变?
这还得从国外刺苋说起 。原产于东南亚国家的刺苋,是外国人十分痛恨的野草 。刺苋叶茎带刺,而且生长速度快,短时间内生长高度可比一个人还要高 。茎上的刺经常经常让过路人或者正在觅食的牛羊牲畜遍体鳞伤,没有及时处理还会导致伤口发炎难以愈合,难怪遭人痛恨 。除此之外,刺苋依靠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迅速抢占本来属于农作物阳光养分,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农民损失惨重 。农户采取各种各样措施消灭刺苋,家乡混不下去的它,被人带到国外 。
没想到刺苋刚到中国时候正赶上饥荒,大家都新鲜食物都感到好奇,都想尝试一番 。没想到入侵中国的刺苋因为口味独特成为一道美味野菜,从此又混出一片天地,并且让大家改变对它的认识 。百姓对刺苋的价值没有局限于满足口腹之欲,中医发现刺苋的根茎还是清热解毒,消毒止血等疾病的良药 。农民在外工作不小心受伤流血,随手拔出路边的刺苋根敲碎出汁放置伤口处有助于伤口止血和快速愈合 。
或许外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种在它们眼里一无是处的野草竟然还有这样的食用药用价值,要不是别人发现身边刺苋的价值,如果以后有小伤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冤枉钱呢 。
勒苋菜的功效
刺苋根  刺苋

文章插图
刺苋的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
性味:味甘淡、微苦涩,性凉 。功效:内服清热解毒利湿、凉肠、凉血止血 。外用消肿止痒 。入大肠经 。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120克,干品30-60克 。外用全草或枝叶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