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强势攻取元大都为何千里追杀元顺帝?( 二 )


元至正十九年(1359)七月,朱元璋攻取金华后,派遣大将军常遇春进兵攻取衢州 。常遇春率部一路杀将而来,首先攻取了龙游城 。他在戎马倥偬间,还吟赋《龙游道中》一诗以纪行:“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 。红添秋树血,绿长旱池毛 。比屋豪华歇,平原杀气高 。越山青入眼,回首鬓须搔 。”字里行间,流露出英雄豪气 。
当常遇春率领马、步、水三军到达衢州城下时,但见城垣壁垒森严,固若金汤 。守城的元将伯颜不花的斤,是维吾尔族人,荆南王朵尔的斤之子 。1356年授衢州路达鲁花赤,因功升浙东都元帅,擢江东道廉防副使,分守衢州 。伯颜还擅长诗歌,通晓音律,工于书画,他的《古壑云松图》至今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城中当时还有位汉名马浩的高官,即衢州路总管薛超吾儿,出身贵族,也是维吾尔族人,曾两度治衢,政绩显着 。他与萨都刺、鲜于枢等交谊甚笃,也是元代着名的散曲家 。
常遇春率部在城下树栅栏,建奉天旗,从㈥上、水上将衢州6座城门团团围住 。常遇春又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等攻城军械,“拥至城下,高与云齐,欲阶以登城”,他又在大西门城下“穴地道攻之” 。伯颜不花的斤面对常遇春部的猛烈进攻,凭借坚固的城垣,“以束苇灌油烧吕公车,驾千斤秤钩懒龙爪,用长斧砍木梯,筑夹城防穴道”,双方交战激烈,常遇春久攻不克 。
后来,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毁其所架之炮,攻围甚急 。元军支持不住,遣使密约投降,衢州路院判张斌夜出小西门,迎常遇春大军入城 。这样,元军甲士万人,才迅速崩溃 。
常遇春攻取衢州城后,立“金斗翼元帅府”,设元帅和枢密分院判官,元朝在衢统治势力遂荡然无存 。
南下立功,升任元帅
勇猛敢战,这是常遇春戎马生涯的最大特点,并贯穿于历次重大战役 。至正十五年(1355)⑥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军渡江南下,在着名的采石矶(在今马鞍山市之南、长江东岸)战役中,面对着元朝水军元帅康茂才的严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即挥军登岸,元军纷纷溃退,缘江堡垒纷纷归附 。朱元璋乘胜率军攻占太平 。次年三月,又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 。集庆及其周围地区的占领,使朱元璋获得一块财富之区,为在江南的继续开拓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的战斗,常遇春锋芒初露,立了头功,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 。
西征陈友谅,战功卓着
西征陈友谅,常遇春再立大功 。陈友谅占据上游,精兵大舰,雄心勃勃,是朱元璋开拓事业的主要威胁 。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率水军数十万直取应天,在南京城西北的龙湾与朱元璋军展开一场恶战 。朱元璋以弱御强,便设计用伏,诱敌深入,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设伏,为全军主力 。经过一场鏖战,在龙湾登㈥的陈友谅兵,遭到常遇春、冯国胜伏兵的冲杀,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正值江水落潮,龙湾水浅,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全部搁浅,朱元璋挥水㈥军并进,陈友谅大败而逃 。龙湾大捷,朱元璋转危为安,并壮大了力量 。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着,不久,升行省参知政事 。
龙湾战后的第三年,1363年,陈友谅以号称⑥十万大军倾巢来攻,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军进行了一场持续三十⑥天的决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决战 。朱元璋先是派兵封锁敌人的归路,交战中,陈友谅军船大、坚固,但速度慢,朱元璋军船小、速度快,操作灵活,两军相持,难解难分 。一次朱元璋座船搁浅,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率船队来围攻,情况危急 。常遇春奋勇当先,射伤张定边,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 。战斗中常遇春奉命积极组织火攻,发挥小船优势,乘风纵火,陈友谅的舰队被烧得烈焰冲天,兵将损失过半,湖水尽赤 。陈友谅率残舰撤往湖口,又受到朱元璋诸将的追击和常遇春的迎头堵截 。陈友谅在混战中被流矢射中死去 。这场决战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陈友谅覆灭,使朱元璋成为群雄中之强者 。常遇春因功受赏,得金帛田地甚厚 。不久,升为平章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