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新品种 。如津研4号、津春2号、津杂2~4号、长春密剌及山东密剌等 。加强栽增管理,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 。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结瓜后及时摘掉下部老黄叶 。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1: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 。高温闷棚 。选择晴天上午,关闭大棚温室门窗,使棚室内的温度升到45℃,最高不能超过48℃,持续2小时后适当通通,风使棚室温度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温度 。闭棚前一天必须浇水,植株较高的可将生长点向下压低一些 。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
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
②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
③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
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
⑤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 。
⑥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
⑦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7~10天用药一 次,连续防治3~5次 。
二、黄瓜白粉病
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背及叶面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长一层白色粉状物,并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后干枯死亡,不脱落 。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为白粉菌科的白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保护地栽培的地区,该病可常年发生 。靠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温室传到大田,然后再传到温室 。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栽培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30℃或低于10℃时病菌受到抑制 。白粉病菌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广,湿度越大越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但是相对湿度低于25%时,病菌仍能萌发 。在栽培管理中,如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好,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湿度过大的地块,均容易发生该病 。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 。如英雄一号、金福耐热王、金奖正阳、泰山抗热至尊宝、东方龙极绿青瓜、夏盛节节多、抗青黑绿3号等优秀黄瓜品种 。保护地需熏蒸消毒,在定植前先用硫磺粉或百菌清烟剂消毒 。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是每55立方米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0.25公斤 。如用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分放几处于傍晚点燃后密闭**,次日早上打开门窗通风 。
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棚室内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 。药剂防治 。
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农抗120生物制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7~10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有时也危害茎和瓜 。子叶受害,初为水渍状,圆形或卵圆形凹陷斑,以后变为黄褐色斑,干枯 。叶片初受害,产生针头大小水渍状斑,后变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后为一层白色透明膜 。病斑后期质脆,易开裂穿孔 。茎及果实上病斑水渍状,近圆形,后变为淡灰色,病斑中间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菌脓,并向果肉部分侵害,使果肉变色,腐烂,并有臭味 。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为细菌性病害 。主要靠气流、灌溉水、雨水、昆虫、农事等传播,从气孔、水孔、伤口等处侵入 。高温和高湿是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重要条件 。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的温度为25℃左右 。在日平均温度12℃以下,湿度相对较大时发病重 。栽培密度过大,磷钾肥不足,通风不良,低温高湿,重茬的地块发病重,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较普遍且严重 。
- 涡流损耗的大小与铁芯材料的性质 涡流损耗
- 南京好玩的地方排行榜前十名 南京最值得去的景点
- 深圳哪里免费的好玩的地方 深圳有哪些免费的好玩的地方
- 南通最富裕的乡镇排名 南通市最有钱的4个大镇
- 葡萄酒的瓶底为什么凹凸状的
- 贵霜帝国是哪个国家 阿富汗的贵霜帝国有多强大
- 黄瓜地钾肥过高对瓜条有什么影响
- 木耳菜的催芽方法
- 如何应对在集体教学中刻意捣乱的儿童
- 种植花生为什么要进行清棵,清棵的好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