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三 )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 。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2、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且病、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立枯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枯病等100多种病害 。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文章插图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杀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 。促进超**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且病、蔓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茎枯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 。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枯病、炭且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且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 。
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可概括为: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

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的广谱青霉素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其耐药发生机制不是由于抗生素被β-内酰胺酶水解,而是由于抗生素与大量的β-内酰胺酶迅速、牢固结合,使其停留于胞膜外间隙中,因而不能进入靶位(pbps)发生抗菌作用 。此种β-内酰胺酶的非水解机制又称为“牵制机制”(
);

pbps靶蛋白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pbps增多或产生新的pbps均可使抗生素失去抗菌作用 。例如mrsa(
)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产生机制是pbps改变的结果,高度耐药性系由于原有的pbp2与pbp3之间产生一种新的pbp2'(即pbp2a),低、中度耐药系由于pbps的产量增多或与甲氧西林等的亲和力下降所致;

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细菌体内到达作用靶位 。革兰阴性菌的外膜是限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透入菌体的第一道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