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为何歧视匈奴人?匈奴人有何可恨之处( 三 )


可惜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汉武帝这种把各个民族按照文明程度的高低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区别对待的做法,违背了“人之初、性本善”、“有教无类”等人类普世价值观,也违背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传统思想,更不利于中华泱泱大国的高大形象,因此该国策没有向社会公开,只是在皇室内部秘密传承 。无论西汉东汉,汉朝廷都忠实地履行了汉武帝定下的“南融合、西交流、北防范”国策,保证了汉朝的强盛,保证了中华民族不受蛮族的腐蚀 。(相比于后世的晋唐都是亡于内迁的蛮族作乱,高下立判) 。
然而,到东汉末年,曹操掌权,为了抵御蜀国的锋芒,一改“北防匈奴”的政策,将大量内附的匈奴人迁到关中协助对抗蜀军 。这可是昏招啊 。(曹操在历史上其实也能称作很优秀的政治家,但汉武帝却被称为伟大的政治家,比曹操高 。以前我总想,曹操的能力未必比刘彻差,只不过历史形势使得曹操的功绩和影响不如刘彻罢了 。现在我才明白,汉武帝的伟大绝非浪得虚名,就算与曹操这样的牛人相比,在个人能力和眼光上,曹操都比刘彻差远了——这就是一个优秀政治家与一个伟大政治家之间能力和眼光上的差距) 。曹操不是汉室皇族,没有听说过汉朝那条秘密国策 。后来西晋政府更是昏招百出,将北方胡人大量迁入中原,妄图效仿汉武帝融合东瓯人,来个民族大融合 。这种天真的、一刀切的、东施效颦的、不顾各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政策埋下了祸患 。
事实证明,由于游牧蛮族尚处于野蛮状态,与中国人在文明程度、意识形态上有巨大差距,在他们意识形态还未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前,是很难真正与中国人和平共处的 。在中国强盛的时候,游牧蛮族表面上归顺中国,但在中国衰弱的时候,他们的野蛮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了 。后来西晋八王之乱,中华衰弱,那些平时与中国人生活在一起的、以狼为图腾的野蛮人,马上对身边的中国人举起了屠刀,中国几乎亡国灭种 。
《大汉逸志》的作者身处东晋时期,对当时的中国人被胡人大肆屠戮有切肤之痛,故记下此事警示后人 。看了《大汉逸志》,我感慨万千,深为自己之前的肤浅而惭愧 。我以前总是简单地以为汉朝人歧视匈奴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种族主义”,没想到祖先的见识达到了很高深的层次,他们不是因为匈奴人的血统和出身而歧视匈奴,而是因为匈奴野蛮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而防范匈奴,是为了保卫中华文明 。我们今人不仅没能继承祖先的智慧和远见,反而把祖先的智慧污蔑为粗浅狭隘的“种族主义”,自以为我们今人才是文明的,可不知真正该被历史嘲笑的是我们今人啊 。
现在西方流行一种观点——“文化的冲突”,即认为人类历史上国家民族之间的很多战争、冲突,其造成的原因并不是利益的冲突,而是文化的冲突 。利益的冲突相对容易协调,文化的冲突则难以协调 。而讽刺的是,虽然欧美人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但一百年来都没找到正确的对策,至今欧美仍被种族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
而我们从没想到的是,我们伟大的中华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了“文化的冲突”,而且对不同文明程度的、不同文化的民族分别采取了“融合、交流、防范”的对策,这条政策即使在2000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相当高明 。以前,我总是天真地以为,我们今人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又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一定比古人看得更高、更远、更客观,一定比古人更聪明、更高明 。后来经过很多事我才明白,与我们伟大的中华祖先相比,现代的中国人实在差得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