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都关心哪些妇女问题?

虽然生活在封建王朝,但是,从他们保留至今的诗文作品看,他们到也不像一些教科书上一直说的满脑子歧视、压迫妇女的思想,也是懂得怜香惜玉、尊重女性的 。他们都写过不少赞美女性、怜惜女性、为女性的不幸遭遇鸣不平的诗歌作品 。
可能是他自己的一生四处漫游、到处漂泊,经常跟妻子分居两地的原因,李白特别关心丈夫不在身边的妻子的痛苦 。这些妻子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层,包括农妇、军嫂、宫女 。
《荆州歌》,麦子成熟、桑蚕成茧时节,荆州农妇想念远在巴蜀的丈夫,希望他们早日归来 。但是,“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又担心他们回家的路途不安全 。两难的心情,表现出农妇对丈夫的爱是细致入微的 。《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诗中的织女,对远行丈夫的一往情深,不但贺知章读后认为“可泣鬼神”,一千多年后的我读了,也忍不住为之惆怅久之 。《长干行》中,一对青梅竹马、从未分离的小夫妻,丈夫远行半年未归,妻子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纯真年代的爱情,令人向往 。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 。”前八句写景,交代环境、形势的险恶,后四句写情 。军人和他们的妻子,“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结尾两句中的“叹息”二字,足以使千古读者唏嘘不已 。《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虽然没有写出《关山月》那样的险恶形势,但是,无可排遣的思绪与孤独是一样的 。《子夜吴歌四首》之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重点不在惆怅伤感,而在于表达愿望:战争结束,夫妻得以团聚 。同类作品,还有《捣衣篇》(闺里佳人年十余)、《长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等 。
表现宫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没能得到皇帝宠幸的宫女,她们的夜是格外地漫长、冷清的 。相比之下,他们不如民间女子,虽然劳作是辛苦的,生活却不乏自由和快乐 。《越女词五首》所写,是越地女子的水上生活 。例如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这些越地女子,有如童话世界快乐的精灵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作周朴)的《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表现的就是被选入宫的越地女子,对自己少女时代家乡生活的怀念 。
杜甫跟李白有所不同,他对女性的关爱,主要体现在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上,他更愿意关注艰难时世、特殊情境下女性的生活境遇,而不是一般的思念、孤独之情 。李白浪漫,杜甫现实,于此可见一斑 。
《新婚别》,既是一首女性的颂歌,也是一首女性的哀歌 。诗中的新婚女子,她温柔而识大体 。新婚燕尔,本该是夫妻缠绵时分 。但是,这对唐朝的新人,却面临着一个痛苦的局面:丈夫应征从军,出发在即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与君永相望!”我以为,诗中的妻子,伤感之中不失理性,不是一味地哭哭啼啼,而劝丈夫“努力事戎行”,这反而增加了人物的美感和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也写过军嫂捣衣的诗,《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不难看出,杜甫诗中的军嫂,不是一个柔弱的思妇,而是一个悲伤中仍充满力量的女子,她对丈夫的爱,不表现为惆怅、发呆,而表现为更加用力地捣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