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 。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 。在名分上,正室为尊,偏房为卑,元配享有支配侍妾的正当权力 。实际上,侍妾也可能凭借年轻貌美、受丈夫宠爱而得势,甚至在家庭中取得支配性地位 。
妻妾争权只是官场故事的一个隐喻,因为帝王对国家权力的分配,也存在着“正室—偏房”的复式权力结构,“正室”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他们在名分上是国家权力的正式代理人;但帝王往往又在正式官僚系统之外,另起炉灶,另立“偏房”,代行权力 。那么,“偏房”是些什么人呢?
《清稗类钞》记录了晚清开明官僚郭嵩焘的一则史论:“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耳 。”
郭氏所列举的与君主“共天下”的人物,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隐权力集团的行列,在名分上,这些人并无治天下的正式权力,只不过凭恃与权力中枢的特殊关系,得以把持权柄、操纵朝政 。相对于正式的官僚系统而言,这一隐权力集团就是受宠得势的政治“偏房” 。
“皇权专制”作为对历史的宏观描述,大致不差,但就具体情形而言,自汉代以降,除了少数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独揽朝政、乾纲独断的独裁局面其实并不多见,确如郭嵩焘所言:“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问题在于权力被谁“分寄” 。如果与宰相共治天下,则是很正常的制度性安排 。君主只是国家的主权者与象征,古人认为君王“揽权不必亲细务”;而宰相作为政府首脑,理当“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 。这是明代之前的正式政制 。
宋代有一位官员就对皇帝说,“权归人主(皇帝),政出中书(宰相),天下未有不治” 。宰相的执政大权由制度赋予,为正统承认,如果君主绕过宰相,直接发号施令,则会被认为违制,用古人的话来说,“不由凤阁鸾台(宰相机构),盖不谓之诏令”;这样的“诏令”甚至会受到臣下抵制,“凡不由三省(宰相机构)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非正式文件),不足效也” 。君王与宰相自古就有分权,宰相的治权是有制度可依的,因此,“西汉与宰相共天下”的权力分治格局是名正而言顺的,正式的权力制度就是这么安排的 。
不正常的是“与外戚共天下”,外戚所恃者,是其与皇室的特殊关系 。这种由私人身份与关系网络所孽生的权力,是一种制度外的隐权力 。如果说,以宰相为首的官僚集团是帝国的“正室”,代表正式的权力系统;那么,外戚等隐权力者则是君王另立的“偏房”,代表另一套没有名分的“副权力系统” 。
在“正室”之外另设“偏房”,在正式权力系统之外,另置副权力系统,始作俑者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乃雄才之主,不甘于垂拱而治,但皇帝要亲躬政事,宰相显然是最大的障碍,甚至宰相领导下的官僚系统也会碍手碍脚 。为了越过这些制度性障碍,刘彻启用了一个由宦官、侍从、外戚、尚书(汉初的尚书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等亲信、近臣组成的“内朝”,将作为正式权力系统的“外朝”撇在一边 。
从名分上来说,内朝成员并无执政大权,有的还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但他们被皇帝托为心腹,预闻政事,隐权力极大,足以与外朝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外朝之上 。不过,内朝官权柄虽重,但终究是“偏房”,“妾身未明”,缺乏名分所赋予的合法性,只能完全附依于皇帝私人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内朝系统十分便于君主操纵指挥 。刘彻因此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君主独裁 。
- 史上最专情的皇帝:光武帝刘秀一生钟情阴丽华
- 揭秘水浒传中大英雄林冲为何也爱走后门?
- 两汉以后发生一件神秘的未知事件,皇帝好奇去看不料暴毙!
- 朱由崧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他为什么被称为蛤蟆皇帝?
- 揭秘项羽率30万大军为何挖不动秦始皇陵
- 清朝皇帝的游乐场:清代皇帝避暑有专用的场所
- 谜团重重!中国第一位皇帝墓穴为什么不能挖
- 汉惠帝刘盈为什么堪称古代最牛啃老族
- 秦始皇实际上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只对贵族阶级进行强力打压
- 秦始皇转世还当皇帝秦始皇陵囤积百万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