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古时是乞巧节:汉代已有乞巧方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从古到今,演绎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然而,在“西节东渐”的今天,传统节日似乎正在变异抑或慢慢消逝 。
其实,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 。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 。这个七夕,新民图视绘为您撷取那些大多已不为人知的乞巧习俗,一起去回溯佳节内涵,重温民俗传统 。
明清·【投针验巧】
穿针风俗的变体,盛行于明清两代 。七夕前一天,取井水、雨水各半盛于碗中,先在露天过夜,再等正午暴晒,直至水面结上一层尘灰 。这时,将绣花针放在水面,浮而不沉,即可观察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
唐·【染甲应巧】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童稚以凤仙花染指甲 。”美好民俗至今延传:取凤仙花瓣和明矾放入碗中捣碎成糊状,取少量覆于指甲盖,先用透气的树叶包裹,再以棉线包扎 。翌日拆开,指甲便是红色 。
汉·【穿针乞巧】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东汉 。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丝线,向着月光比赛穿七孔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 。至南朝,齐武帝兴建一座城楼,每逢七夕宫人登楼穿针,称为“穿针楼” 。
唐·【兰夜斗巧】
农历七月古称“兰月”,因而七夕又称“兰夜” 。“斗巧”相传是唐朝宫廷游戏,巧手宫女将菱藕雕琢成各种奇花异鸟,七夕夜将这些小工艺品摆上桌角,宫女们摸黑寻找,“以多寡精粗为胜负,谓之斗巧” 。
南北朝·【喜蛛卜巧】
稍晚于穿针乞巧,约兴起于南北朝 。当晚,捕小蜘蛛置于盒中,次日打开,细看是否结网 。至唐朝,依据网之稀密判断巧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到宋朝,则将蛛网形状圆满、美观作为巧的预兆 。
清·【种生泡巧】
七夕前,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新生长的豆芽即称为“巧芽”,等待过程则称“种生”或“泡巧”,发芽后,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用以拜神乞巧 。而有些地区,则在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当日剪芽做汤 。
宋·【蜜果食巧】
七夕的应节食品,随历史更迭不断更变 。两汉以前多为尝黍,唐朝则流行斫饼,至宋朝出现“巧果”,在街市有售 。巧果用油、面、糖、蜜制成,款式极多,原料有麦面、米面之异,做法上有炉烤、油炸之别,形式上有圆形、棱形之分 。一些糕点铺还会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 。
【七夕节古时是乞巧节:汉代已有乞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