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行吗 历史上有人试验过吗( 二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行吗 历史上有人试验过吗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天气 。一旦下雨,地面湿滑,那么行军速度必然减慢 。倘若还遇上连续的雨天,然后在子午谷内拖到了1个多月,那么一大半的人在里面饿死都有可能 。
这里举一个曹真的例子 。
在第一次北伐后不久,曹魏兵分三路进攻蜀汉 。司马懿沿汉水而上,张郃、郭淮从褒斜、祁山进攻,而曹真则率领着主力部队走子午谷,从长安直达汉中 。
结果曹真的主力军在子午谷内遇上了大雨,连下了好几天,走了一个月连一半的路都没走完 。
而此时,另外两路的司马懿与张郃、郭淮部队都到汉中了,因为兵力不足被诸葛亮击败 。在子午谷得到消息的曹真主力军士气低落,加上粮草不足,最终原路返回 。
除了超强的全军机动力、粮草补给、天气这些因素,还有敌方不能在子午谷设有哨所,甚至埋伏兵,这也是先决条件 。因为一旦被发现,必将全军覆没 。
所以说,子午谷奇谋完全就是一次赌博 。你说十天到长安不可能吗,也未必,但如果你真的去做了,有可能一次就成了,也可能下场比那曹真还惨 。
夏侯楙会逃跑吗?城能打下来吗?
假设魏延第一轮真的赌赢了,十天就到了长安城下 。
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怎么攻城?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行吗 历史上有人试验过吗

文章插图
这长安乃百年古都,经过两汉的大力整修,其城守之坚固,绝非一般小城所能比 。
魏延的这一波“子午谷急行军”为了尽快抵达长安,肯定不会带什么攻城装备 。所以这就矛盾了,对面城墙如此难攻破,自己又没有攻城武器,难道要靠意念来攻城吗?
还真是与意念有关 。魏延认为,单凭他们的震慑力就够了——太守夏侯楙听到他们来了,就会吓得弃城逃跑,于是长安就被他们拿下了 。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有趣的画面:魏延的部队来到长安城外,啥也不做,就在那里吓唬人家,等人家投降 。
正史中对于夏侯楙的记载较少,只写道他不喜欢战争兵法,但擅长做生意 。所以我们看,从“擅长做生意”就说明这人并不笨,还是有脑子的 。
但凡夏侯楙有点脑子,是不可能弃城而逃的:
1. 曹魏坐拥九州之地,兵力居三国之首,所以在夏侯楙的身后是有着强力的后盾 。
2. 对面的蜀军并无攻城器械,对于攻城并无良策,只是在那里虚张声势 。
3. 况且这长安是大城市,是曹魏西部的大本营,兵精粮足,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降的 。
退一万步说,就算夏侯楙真的胆小至极,坐船逃跑 。但此时城内还有其他官员在,他们就一定会乖乖投降吗?
对于“将军先走,末将愿领一支精兵坚守城池”的桥段相信大家已经都很熟悉了,因此城中哪怕只要有一个人愿意留下来固守,那么魏延的部队就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的粮草自我保障极限是18天,如果久攻不下,他们就会被自己活生生地耗死了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不行吗 历史上有人试验过吗

文章插图
而仅凭魏延部队的装备,强攻下长安(或是《三国志》里写的真实目的地“潼关”)显然难度很大,所以相比之下更切合实际的做法是:
魏延早在汉中当太守时,就已经在长安城内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内应和奸细,这样等到他的“轻装急行军”从子午谷赶到长安时,内应将城内的高级官员全部杀尽,这样的操作显然比站在城外干等着人家投降要靠谱 。
如果魏延当时真的有这个安排,他就一定会告诉诸葛亮,否则永远无法打动诸葛亮采纳其计策 。而《魏略》和《三国志》都没有提及魏延安插了内应 。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可以拿下长安:夏侯楙等人实在忍受不了魏延军的挑衅和侮辱,结果长安守城军打开城门,主动出击,最后被久经沙场的魏延击败 。
子午谷奇谋,蜀汉玩不起的奇谋
我们再假设魏延真的犹如神助,拿下了长安或是潼关 。
但打下来之后,还要面临曹魏各路援军的攻击,甚至四面夹击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必须一路顺利“平推”,与魏延会合 。
人们总说奇谋贵在一个“奇”字,但也别忘了,“奇”本身就对应着低概率 。
分析到这里,不难发现,子午谷奇谋本身就属于一个低概率事件,再结合当时背景下的各种因素,导致这个概率降了又降 。
当时的蜀国,全国兵力不超过10万,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若是失败了,蜀汉就要损失整整1万兵力,还要失去魏延这样珍贵的名将 。而魏延要是成功了,蜀汉就将用全部的兵力与曹魏不到一半的兵力决战,赢了确实能一统关中,但败了就是直接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