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仇何怨:司马光竟非要将一女孩置于死地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起情节简单的伤害案,那就是《宋史·刑法志》记载的一个着名案件“阿云之狱” 。在案发时的宋代,后经明至清末,围绕该案定性问题一直争议不休 。历史评说多认为,“阿云之狱”其实是一场变法之争 。虽然如此,但是此案的判处结果却成为中国古代司法上的一个亮点,那就是关系到古代传统法律中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自首的认定 。
《宋史·刑法志》记载的案件“阿云之狱”,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13岁的登州 (今山东登州)少女阿云还在为母亲守孝,孤苦无依 。没想到阿云的叔父贪图钱财,竟然以几石粮食(价值约等同于现在2000元人民币)就将阿云卖给了一位名叫韦大的老光棍为妻 。
网络配图
韦大容貌丑陋,阿云对这门亲事死活不愿意,可又拗不过叔父 。于是阿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杀死韦大 。
【何仇何怨:司马光竟非要将一女孩置于死地】阿云晚上悄悄来到韦大的家里,适逢韦大正在熟睡,阿云拿起砍柴刀朝着韦大一阵乱砍 。被惊醒的韦大下意识地翻身起来用手阻挡,阿云看韦大醒来,又惊又怕,丢掉柴刀,扭头就跑 。
阿云当时只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柔弱无力,对韦大一阵乱砍,除了砍掉韦大一个手指头外,韦大身上其他地方都是些皮外伤,没什么大碍 。于是媳妇没娶着、差点丢掉性命的韦大立即报了官,说有人要杀他 。
知县立即将阿云捉来,说这案子明摆着就是你干的,你就招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 。阿云也不抵赖,毫不隐瞒地将事情的整个由来说得清清楚楚 。就这样还不到一天,这起杀人案就这样告破了 。
其实这是一起很简单的案件,按照今天的法律,得按伤害或者杀人未遂定罪,这类案件多的是,绝不致引起热烈讨论 。阿云杀未婚夫之举,也许出于反抗包办婚姻?《宋史·许遵传》说:“初,云许嫁未行,嫌婿陋 。”出嫁前对容貌丑陋的未婚夫已存厌恶之心,后来憎恨心理转化为坚决的行动 。险做刀下鬼的男人,未见记载有劣迹,论理该算无辜者 。任何时代的法律,总以维护社会安定为直接目的 。阿云不愿嫁韦某,绝无剥夺韦生命的权力,虽未造成杀死他人的后果,伤害或杀人未遂则是清楚无误的 。封建时代对故意伤害杀人罪,照例以“杀人偿命”为准则,处置甚严 。
当时,审案的是登州知州许遵,与审刑院、大理寺等司法机关判决“绞刑”的观点迥异 。他的理由是:一、阿云“许嫁未行”,只可“以凡人论”,有从轻情节不能按杀夫论罪;二、讯问后立即承认所作所为,应以“自首”对待 。
网络配图
许遵认为,阿云被许配给韦大时尚处于为母亲守孝期间,按照宋朝律法规定,守孝期间的婚约无效,再者阿云是被叔父逼婚,自己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因此这门亲事,无论于公于私,都是不合法的 。
刑部不接受许遵的申辩,依然维持死刑判决 。这时事情又发生了戏剧化的转折 。许遵被调往大理寺任大理寺卿,这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这下许遵掌握了案件复核的主动权,阿云被改为有期徒刑 。惊动皇帝两大名臣展开辩论 。
但御史台又不干了 。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纪检、监察部门,专门负责督查政府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御史上书皇帝,弹劾许遵,说许遵利用职务之便枉法,之所以不说徇私枉法,是因为没人相信许遵和一位乡下的平民女孩有什么私下交易 。
神宗皇帝把这个案子发到翰林院,让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当时最有名望的翰林学士来评判 。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都对对方的才学、人品十分钦佩,但政见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