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使然?清代官员为何要自称奴才

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 。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 。陈垣是这么说的:“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 。鲁迅先生说:“在清朝,旗人自称‘奴才’,汉人只能自称‘臣’ 。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 。”这其实是排满浪潮影响下对“奴才”一词的理解,当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与民人身份的不同 。事实上,这两个称谓所对应的对象有一个变化过程 。
网络配图
奴才一词,亦作“奴财”、“驽才”,在中国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中,是一个常见词汇 。魏晋以降,常常作为贱称、卑称或詈骂之词,出现于历史记载之中 。《晋书》卷101《载记第一·刘元海》:“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 。至明清时期,宫内宦官常常自称为奴才,也被人骂作奴才,如《明史》卷244《杨涟传》:“涟大骂: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
另一方面,在北方民族中,臣与奴才本属一意,并无多少分别 。如《隋书》卷84《北狄》:“沙钵略谓其属曰:何名为臣?报曰:隋国称臣,犹此称奴耳 。”臣与奴才二词通假,起自于北方,由来已久 。清入关以前,奴才一词已出现于官方文献中,《清稗类钞·称谓类》:“当未入关以前,满洲曾贡献于高丽,其表文,自称‘后金国奴才’ 。可见奴才二字之来历,实为对于上国所通用,其后逐相沿成习耳 。”可见,满洲旧俗,以奴才与臣相等,并不以为有辱国体 。
清廷起于北方,满语中有阿哈(Aha),汉语意译为“奴才” 。沿其旧俗,奴才一词在社会上也得以广泛使用,当时及后世各种小说中也常有反映 。《红楼梦》33回,贾政说宝玉:“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罢了” 。在很多时候,奴才及其衍生词语都是贱称和含有贬意的 。入关后,这类词语有时也出现在正式官方文献中和煌煌上谕之中,如雍正五年十一月,雍正帝上谕中有“此等卑污之习,皆始自包衣下贱奴才”之语 。在此种背景下,称谓用语中出现“奴才”一词,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了 。
【奴性使然?清代官员为何要自称奴才】清入关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旗人有称臣的,也有称奴才的 。雍正朝还曾要求统一用臣字
网络配图
资料表明,清入关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对奏章中称奴才或称臣进行统一规定 。沿袭入关前满洲旧俗,旗人面见皇帝及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有用臣的,也有自称奴才的 。康熙时期,仍有两称并用,甚至同一奏折中,既称奴才又称臣的情况 。雍正初,清廷试图统一相关称谓,《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九:雍正元年八月,清廷试图统一相关称谓:“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 。特谕 。”虽然如此,我们看到,雍正时期的奏章中,仍然是两称并存,同为旗籍官员,既有称臣的,也有称奴才的 。汉文文献如此,满文文献也如此 。雍正帝亦并未因其自称“奴才”、“臣”而表示批评或斥责,而是照常批以“知道了”等语 。直到乾隆前期,此种两称并存的情况仍然可以见到 。
与雍正朝要求统一自称为“臣”不同,乾隆帝要求满族大臣公事与私事分称臣、奴才
然而,此时旗员称呼问题也已经开始出现变化 。一个典型事例是,乾隆六年,贵州官员张广泗上奏请求将长子留在自己身边,奏折中,自称为臣,而将儿子称为奴才,乾隆帝为此专门下旨,对张进行训斥 。这表明,虽然旗籍官员奏章中仍然两称并存,但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清政府的注意,对于旗下官员私事折,已经开始要求称“奴才”,以维护满洲旧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