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白发卿相普遍:年逾七十仍在任职

在清代的政治生活中,存在一种被称为“白发卿相”的现象,就是一些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要,即使年逾古稀,甚至已届耄耋,仍然继续在位,跻身政坛,安富尊荣,炙手可热 。我们可以先从清代官位最崇的大学士和权力最大的军机大臣谈起 。康熙朝官至大学士的王掞,雍正元年(1723年)已79岁时“以老乞休”,皇帝虽然同意“以原官休致”,但“仍留京师备顾问”,直到83岁去世 。被称为“历相三朝,年逾大耋”的马齐,享年88岁,一直到雍正十三年已经84岁时才告老“病休” 。康熙朝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徐元梦,在乾隆帝即位后,屡次以衰老请辞,乾隆帝则称“徐元梦年虽逾八十,未甚衰惫,可量力供职”,仍命其在内廷行走,领诸馆事,结果以87岁高龄终老于任上 。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纪晓岚,晚年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之职,直到82岁故去为止 。光绪时任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李鸿藻,一直任职至77岁辞世之时 。张之万在光绪年间担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直到85岁才“免值军机”,两年以后“以病致仕”,不足数月即去世 。长期担任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79岁临终那一年还担任推行新政的政务处督办大臣 。
中枢大员如此,自然不能不影响到作为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和雄踞一方的将军都统们 。乾隆后期任直隶总督的梁肯堂,嘉庆三年(1798年)已82岁时还被任命为漕运总督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年过八旬”的周天爵竟然被任命为“署理安徽巡抚”,让这位已经80多岁的老人率军与捻军对阵 。义和团运动时任武卫左军统领的宋庆,带领军队与八国联军作战时也已经年届八十了 。如果我们考虑到清代平均寿命同当今社会的巨大差距,那个时候的七八十岁同现在相同年龄的人身体状况不可同日而语,那么这种“白发卿相”的现象就更显得特别惹人瞩目、令人关注了 。
帝王为何乐于让 老臣居高位而不退
我国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为“致仕”,又称“致事”“休致” 。历代一般以70岁为官员退休的基本年龄 。为了避免有些年高体衰的官员混迹官场,清代官吏考核制度规定,三年一次对京官的“京察”和对外官的“大计”中,如果查出“年老有疾、恋职不去而被议者”,即使未满七十,也要“勒令休致” 。既然如此,为什么清朝历代皇帝不惜突破制度的约束,乐于让一些朝廷重臣、封疆大吏们到了七八十岁还依然居高位而不退呢?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为了笼络大臣,宣示皇恩 。清朝皇帝懂得,对尽忠尽职、勤劳国事的老臣们优加礼遇,将能起到激励鼓舞所有官员的作用 。作为一种法外施恩,让本应“致仕”的官员继续任职,彰显了君主对臣下的关怀备至 。所以每当那些深受宠信的大臣提出“致仕”请求时,皇帝往往会“温旨慰留”,并对其政绩大加赞誉,要求他们继续“为国事宣劳” 。如果“年至即奉身以退,谁复出力为国家图庶务者”?即使对批准其“休致”的人,也给予各种优待 。《光绪会典》记载:“满汉大臣年老乞休者,朝廷待以殊礼,或升职加衔,或仍给原俸,或命驰驿还乡 。其尤宠异者,或赐袍服文绮,或赐御制,或官其子孙,或遣人存问,或令地方利弊仍许具疏陈奏,皆出自特恩 。”所以“白发卿相”现象给人们提供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只要你对君主忠心不二,能够“圣眷不衰”,就可以永远保持手中的权力,长享富贵荣华 。
有的时候,皇帝不准老臣“休致”,并不是出于施恩,而是要求臣子们回报皇恩,为其继续尽忠效命 。在张廷玉的遭遇中,颇为典型地反映了帝王的这种心态 。张廷玉是清代名臣,深得雍正、乾隆二帝的倚重 。先后任大学士30年,同时兼任军机大臣20余年,是有清一代汉族大臣中“配享太庙”的唯一高官 。他70岁以后,身体渐衰,老态龙钟,到了上朝须人扶掖的程度 。76岁时,“以老病乞休”,乾隆帝回答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并且希望他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自勉 。张廷玉继续申请,乾隆帝说了这么一段话:“朕为卿思之,不独受皇祖、皇考优渥之恩,不可言去,即以朕十余年眷待,亦不当言去 。”自此,皇帝对张已深感不快,最后借故削爵,“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虽然因功免治其罪,死后也仍然配享太庙,但已经是晚景凄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