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的历史背景:三藩之乱因何最终爆发?

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 。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统治者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 。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 。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
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 。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 。在明朝 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 。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在满清入关后为其效尽犬马之劳 。经过二十年的斗争,坚决抗清的农民军失败了,南明的腐朽政权也垮台了 。这时清廷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城池,而南方就暂让给吴三桂等去镇守 。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 。三藩之外,还有一个孔有德 。但是孔有德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失败自杀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清廷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 。
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 。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 。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 。清廷又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 。三藩势力几及全国之半 。
吴三桂初镇云贵,清廷曾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所除授文武官员,号称“西选”,“西选”之官几遍各地 。当时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 。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 。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致使清朝财赋半耗费于三藩 。
吴三桂自恃势重,益骄纵,踞明桂王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崇侈丽,尽据明黔国公沐氏旧庄七百顷为藩庄,圈占民田,迫令“照业主例纳租”,并“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诬指为逃人” 。又借疏河修城,广征关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所铸钱,时称“西钱” 。吴三桂专制云南十余年,“日练兵马,利器械”,
暗存硝磺等禁物 。通使达赖喇嘛,互市茶马,蒙古之马由西藏入云南每年数千匹 。他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 。部下将士多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勇健善斗 。其子吴应熊为额驸,朝政巨细,可以旦夕密报 。于是,吴三桂自以为根蒂日固不可拔,朝廷终究不会从他手中夺去云贵 。
耿精忠袭封王爵后,纵令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其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米” 。又广集宵小之徒,因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火耳者,耿也 。天下有故,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 。
尚可喜在广东令其部属私充盐商,又私市私税 。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 。尚可喜对清廷比较效忠,但年老多病,将兵事交其子之信 。尚之信素性桀骜,横暴日甚,招纳奸宄,布为爪牙,罔利恣行,官民怨恨 。又酗酒嗜杀,常在其父面前持刃相拟,所为所行,日益不法 。至此,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