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的司法:包公竟然能审判自己的侄子?( 二 )


宋代司法回避制中还有一项回避非常有意思:按发官回避 。即由官方按发的案件,按发官本人不得参与审理,必避回避;案子需要申报上级法司,由上级法司组织不干碍的法官组成法庭进行审理 。“如系本州按发,须申提刑司,差别州官;本路按发,须申朝廷,差邻路官前来推勘 。”宋人所说的“按发”,有点像今天的“公诉”,“按发官”则相当于“公诉人” 。今天我们会觉得“公诉人回避”很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现场,马上就会发现这一回避机制的设置很合理 。
传统中国实行的是审问式诉讼,公诉人如果参与审判,就相当于是既当原告又当仲裁官,这对被告人是很不公平的 。宋朝未能发展出抗辩式诉讼,这是事实,但宋人显然已认识到,公诉人不可同时当仲裁官 。那么在审问式诉讼的模式下,让按发官回避便是最优的选择了 。此外,缉捕官也不可以参与推勘,他们的责任只是抓捕到犯罪嫌疑人,至于嫌犯是不是真的有罪,该判什么刑,他们是不允许插手的 。甚至上下级法官之间也要回避——即有亲嫌关系的法官不能成为上下级,宋代立法规定:“提点刑狱司检法官于知州、通判、签判、幕职官司理、司法参军(录事、司户兼鞫狱、检法者同),亦回避 。”
这样的司法回避制度,可以说已经严密得无以复加了 。批评者声称“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关注的是诉讼裁判结局的公正性——‘实体正义’,而忽略了法律程序和司法裁判过程的正当性——‘程序正义’”,这显然是“错把冯京当马凉”,误将戏剧当成历史了 。
现在我们看到的许多包公戏,实际上都是从元代之后的“包公案”剧目与话本小说改编而成的,其时宋朝的司法制度已经湮灭,坊间底层文人对历史无知,只为表达某种“中心思想”,编造了许多包公戏 。今人如果据此去理解宋朝的司法制度,那无异是缘木求鱼 。


【宋朝时期的司法:包公竟然能审判自己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