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为什么成天与内务府斗智斗勇?

烧饼就热茶,摸黑就睡觉
在中国历史上,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其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称首屈一指 。这位自幼生长于挥金如土的乾隆盛世的君主能做到这样,实在难得 。
但是,史学家论起道光皇帝的节俭,往往带些揶揄的色彩 。因为他节俭得过分了,显得吝啬了 。所以,说他“抠门儿”并不过分 。
道光帝的节俭,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那是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九月,道光随父亲嘉庆皇帝前往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祭奠先祖 。晚上就住在沈阳故宫里,虽说是宫廷,但实际上相当局促简陋,不要说无法与北京的紫禁城相比,就是山西晋商的王家大院,也不知比沈阳故宫阔气多少倍 。
网络配图
嘉庆皇帝特意把道光领到了清宁宫东暖阁,又叫人从仓库里拿来了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用过的遗物:已经没人会用的糠灯,牛皮制成的蠢笨的乌拉,不施油彩、不加雕琢的拐杖 。看着这些简陋的物品,听着父皇的讲解,回想着祖先创业的艰难,立志要节俭律己 。回京后,道光与妻子一说,二人一拍即合,立即找人搬走了房间里除了床铺桌椅以外的家具陈设 。此后,每日下午四点前后打发太监出官买烧饼 。来回路远,太监怀里揣着烧饼,一路小跑,烧饼仍不免冰凉坚硬 。夫妻二人毫无怨言,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这样,连灯都不用点了 。
发表节俭宣言书
道光皇帝登上皇位之后,迅即倡导节俭之风,并推而广之 。道光元年,皇帝发表了一篇节俭的宣言书——《御制声色货利谕》,表达了节俭的理想:第一,重义轻利,不蓄私财 。要为国家省,为天下省,为百姓省 。他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穷,我这个皇帝能穷吗?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但是,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他说,我给你们省 。第二,停止各省进贡 。道光认为各省进贡的多是些土特产,比如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等,地方官每每谄媚地说非珠玉可比,原不值多少钱 。但一点一滴,都是民脂民膏,省一点儿,百姓就少一点儿负担 。而且,不远千里,送到北京,运费太贵,浪费更大 。第三,不再增建宫殿楼阁 。经过康、雍、乾几代经营,皇室居所已经尽善尽美,除了日常维护外,不必再修 。今后那些想拿工程回扣,想讨好皇帝的人再打增建这个主意,花言巧语,蛊惑圣听,就是大清万世的罪人,将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
《御制声色货利谕》热烈讨论,深入领会,易,做起来就很难了 。颁发全国,各级官员认真学习,—片颂扬之声 。但是,说起来容 道光帝说停止进贡,但各省官员谁也拿不准能不能当真,何况进贡本身对地方官来说也是有利可图 。于是,心照不宣,宁左勿右,照常进贡 。道光皇帝为难了,处分送孝敬品的各省官员?古语说得好,伸手不打送礼的,而且法不责众,如果将这些孝敬退回各省,运费就会翻番,想想都心疼,但如果接受了孝敬,岂不是出尔反尔 。
送孝敬品的官员不厌其烦地劝说皇上,这些东西本是生活必需品,您不收,内务府也得到市场上去买 。不成想,一提内务府却立竿见影,道光帝马上下令“赏收’ 。各省的差官欢天喜地,忙不迭地叩头谢恩 。
为什么一提内务府就立竿见影呢?内务府主持皇室家务,事涉宫闱,国家监察体制对其不予监管,由皇帝直接监管内务府 。而皇帝根本管不了内务府,一来是要倚赖他们,不得不迁就着点儿:二来以主子之尊,与奴才们斤斤计较,开不了口 。而且皇上也算计不过内务府 。于是皇帝一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