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

今天 , 我想和你们分享只有一个地球课堂笔记的问题 。以下是边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 。让我们来看看 。
首先 , 只有一个关于地球教学的反思
二、四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
第三 , 地球文字阅读笔记只有一篇
四 。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笔记
9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说明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 , 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 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 , 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 , 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 , 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 ,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 , 当地球资源枯竭时 , 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 , 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 , 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 ,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二、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理解课文内容 ,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 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 , 至少读上两遍 , 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 , 可提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 ,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 并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 ,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讨论 , 使学生从以下几方面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
(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的位置看 , 地球是十分渺小的 。地球的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 , 在整个宇宙中 , 就像一叶“扁舟” 。一个数字 , 一个比喻 , 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
(2)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 , 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
(3)地球的资源有限而又遭受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毁坏 。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 , 因此 , “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 , 就可能面临“枯竭”的危险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各种可以再生的资源 , 由于人们“随意毁坏” , “滥用化学品” , 不但不能“再生” , 还酿出“生态灾难” , 威胁人类的生存 。
(4)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居住 。课文引用科学家研究成果说明 ,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 , 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 , 即使“实现” , 也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
2.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 可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 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 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 , 联系全课 , 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 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 , 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体会地球的“可爱” , 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 , 可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方面去思考 。强调“同时” , 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 , 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 。强调“同时” , 目的在于提醒人们 , 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 , 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