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
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 。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 。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 。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 。宣宗被迫逃出宫中,隐身于佛门之中 。武宗屡次下令对寺院僧尼多加盘查,对僧尼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因此,宣宗在即位之后,立即大兴佛教,以报答佛教对自己的大恩 。
这种说法提出后,遭到了一些人的反驳 。他们认为宣宗出家为僧的之事,其实根本是无稽之谈 。武宗并不是在会昌元年突然间转变对佛教的态度 。会昌二年、会昌三年对僧尼的勘问并不是对宣宗的搜捕 。因为宣宗当时32岁,武宗如果想抓住他只要对30多岁的僧人查问即可,没有必要兴师动众 。
二、佛道矛盾是灭佛的直接原因
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武宗灭佛是佛道相争的结果 。唐高祖李渊将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尊为祖先,将道教立为国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和“太上玄元皇帝” 。
这样一来,道教在唐代便有了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佛道之争一直没有间断 。武宗在藩邸之时就崇尚道教,迷信道教长生之术,与许多道士走得很近,曾在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秋召赵归真等81人入宫,大建宫观,修“金篆道场”,并亲临三殿,受法篆 。武宗登基后,信任道士赵归真,为求长生不老而修习 。赵归真宣称佛道不能两立,佛教的存在影响道家的修炼结果 。武宗信以为真,认为僧人的存在是自己修炼成仙的障碍 。当时的道士还到处散布谶语:“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便有黑衣天子理国.”道士们对武宗解释说这条谶语暗示佛门中人将登上天子的宝座,这里的“十八子”与“李”相合,而黑衣人则是当时僧尼的标志,将矛头指向佛教 。
更有道士赵归真利用武宗对自己的信任,于宫中“每对,必排毁释氏”,认为佛教“非中国之教,蠧耗生灵” 。据《旧唐书·武宗本纪》载,赵归真还向武宗推荐了道士邓元起、刘玄靖等人,这些人都煽动武宗灭佛 。在积毁销骨之下,武宗下定了灭佛的决心,灭佛的措施也越来越严酷 。
三、唐朝的经济问题是灭佛的根本原因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武宗灭佛有着深层的经济原因 。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 。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义理成为当世三大意识形态之一,以儒家和道家并称于世 。初唐时期,全国的僧尼竟有10多万人,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唐太宗、武则天等皇帝,支持佛教的发展,使得佛教的势力进一步发展 。唐朝寺院拥有免税的特权,出家为僧或投靠寺院做佃户的农民越来越多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早在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就有人指出:“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 。”宰相狄仁杰上疏言道,寺院“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 。逃丁避罪,并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 。且一夫不耕,犹受其弊,浮食者众,又劫人财”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的过分扩张已经严重损害到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间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到了唐肃宗和唐代宗统治时期,寺院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掌握着政治特权,建立了自己的法律系统 。
佛教势力的发展,必然影响政府的财政来源 。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宰相李德裕早在敬宗时期就提出限制佛教的发展 。敬宗尽管是位昏庸的皇帝,但也看到了佛教的膨胀对社会经济的不良影响 。
-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 屈原为什么要要跳江?是因为不得楚怀王重视吗
- 火腿竹笋怎么做好吃 竹笋怎么做好吃不苦 竹笋为什么会发麻
- 免钉胶的危害大吗 免钉胶的危害
- 为什么很少有人移民俄罗斯 为什么很少有人选择组合贷款买房
- 劳动后的收获和感受200字 劳动后的收获和体会
- 朱元璋自己写错了字但为什么要把知州给斩了
- 吃水蜜桃会胖吗还是会瘦 吃水蜜桃会胖吗
- 梭子蟹的黄为什么是苦的 梭子蟹的黄为什么是稀的
- 米家石英表步数校准 米家石英手表步数会更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