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太后替身访问美国始末( 三 )


德龄回忆道:“我照平常的方式回复了康格夫人 , 尽量做到合乎外交礼仪 。”
其实 , 画家卡尔是德龄在巴黎时就已经认识的朋友 , 这一层渊源也是促使慈禧最终同意画像的重要因素 。
在康格夫人和德龄的努力下 , 慈禧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 勉强同意画像 , 但计划只画两次 , 而对于一幅这么大尺寸的肖像画 , 两次当然远远不够 。但在亲自看画家画了一回素描轮廓后 , 慈禧改变了想法 , 并喜欢上了卡尔 , 请她搬入宫内居住 , 还命令宫内都叫她“柯姑娘” 。
网络配图
“柯姑娘”在宫中一住就是9个月 , 成为唯一一个如此近距离观察慈禧和中国宫廷生活的西方人士 。
对于这次最初带着强烈政治目的、而后又被慈禧个人深深喜欢上的画像 , 清廷十分重视 , 并选择了黄道吉日开始动笔 。
卡尔回忆她进入宫廷的第一天:
“8 月5日 , 我首次到中国宫廷觐见那天 , 我们在美国公使馆准时起床 , 因为从京城到颐和园坐车 要走整整3个小时 , 而准时是东西方君主共同遵守的礼仪 。我们觐见的时间是10点半 , 皇太后的肖像定于11点钟开笔;时辰与月、日一样 , 都是经过反复查考历 本、再三斟酌之后方才选出的 , 这一刻开始绘制皇太后陛下的画像被认为最是大吉大利 。”
在 顺利地获得了慈禧的好感和支持后 , 卡尔开始逐渐融入到奢华而快乐的宫廷生活 , 但她随后就发 现 , 随着肖像的进展 , 自己连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观念形成冲突 。她回忆道:“他们希望细部越详细越好 , 不想要阴影 。如果只考虑太后一个人的话 , 她很有 鉴赏力 , 人也开放 , 最后总会给我更多自由;但她也不得不遵守传统 , 在绘制中国帝后的肖像时 , 传统和成规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遵循才行 。……当我明白我将不得 不运用传统的方法来表现太后那异常吸引人的性格、将它平庸化时 , 我就不再对我的工作充满开始时的那种热情了 。我头痛连连 , 内心反抗激烈 , 花了很大的劲才安 下心来做这不得不做的事 。”
这一中西文化的冲突 , 在其后为慈禧作画的华士胡博 (Hubert Vos)身上又再度重演 。当时卡尔已经完成画像并在海外引起轰动 , 而华士也已经为庆亲王奕劻及李鸿章、袁世凯等朝廷重臣画像 , 慈禧主动约请了这位美籍荷裔 画家 , 从起初勉强接受女画家到此时主动联络男画家 , 慈禧在这方面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程度 。但与先前的卡尔一样 , 华士也不得不放弃西方肖像画的一 些基本技巧 ,  “总之 , 不要阴影、不要阴影、不要阴影 , 也不要皱纹!” , 华士在书信中向亲友抱怨 。
但华士最终与卡尔一样 , 明白了中国人对领袖肖像画这一完全新生的事物的中国式意义赋予:中国领袖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幅写实的肖像 , 而是一幅具有象征意义和富于寓意的纪念像 。
凯瑟琳卡尔圆满完成了她的任务 , 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 获得了慈禧太后和中国政府的大量奖励 , 并且无意间成为中国这第一段“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戏剧性注解 。
网络配图
“油 画外交”当事的几位女性 , 画家卡尔、外交官夫人康格夫人莎拉、宫廷女官兼翻译德龄 , 都留 下了回忆录 。这些女性所撰写的回忆录 , 在西方史学界 , 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美国学者西格雷夫对此就十分愤怒 , 他认为这些女性回忆录的作者(还有英 国公使窦纳乐的夫人、英国使馆一等秘书的妻子苏珊唐莉等) , 都曾不止一次地真正会晤过慈禧太后 , 她们对慈禧给予了相当大的同情和理解 , 但“男性评论家对此 给出的评价是:无知而琐碎 。然而 , 当我们今天重新检视这些关于慈禧太后的私人回忆 , 我们发现:它们包含着许多关于她的性格和宫廷事件的有益而清新的洞见 ,  这些 , 都被西方国家的官方档案和当时在北京的外交官及专业人员的私人文献所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