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 。263年为魏所灭 。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蜀汉(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 。263年为魏所灭 。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 。蜀汉政权早期,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等人,武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诸将,可谓人才济济 。然而到了蜀汉后期,人才却是日渐凋零,以致最终陷入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境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蜀汉人才匮乏至此呢?
文章插图
原因之一:《三国演义》的影响,其他文臣武将描述较少
如果仅从人才角度来讲,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一段时期内,虽然不如早期那般人才济济,但文有蒋琬、费袆、董允等,武有姜维、吴懿、王平、马忠诸将,倒也算不上人才凋零,而之所以给人留下人才稀少的印象,很大程度源于《三国演义》的影响 。
《三国演义》前后一百二十回,其中大部分描写的都是汉末故事,刘备称帝已经是第八十回的故事了,此时全书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而诸葛亮去世更是已经到了一百零四回,距离全书结尾只剩下了短短十几回 。
也就是说,罗贯中着重于刘备创业阶段和蜀汉前期的描写,对于后期描写相对较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潦草,除了姜维之外,对于其他文臣武将的描述着墨极少 。而大部分人本就是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这段历史的,如此一来便导致其他文臣武将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例如先后镇守汉中的吴懿和王平,吴懿不仅曾与大将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更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担任汉中都督,负责镇守汉中,但在《三国演义》中却变成了姜维的副将 。汉中太守王平更是在“兴势之战”中以不足三万兵马抵御曹爽十余万大军,且与驻守永安的邓芝、驻守南中的马忠并称“平安三侯” 。
至于被调侃为“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廖化,同样不是等闲之辈,曾多次跟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而且多次击败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更是导致郭淮手下的南安郡太守游奕、广魏郡太守王赟一败一亡 。
此外,正是由于罗贯中的描写,使得蜀汉前期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太过耀眼,导致其他文臣武将星光暗淡 。于是,在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显得蜀汉有些人才凋零 。
文章插图
除了罗贯中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恐怕就要归咎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了,就拿廖化来说,作为蜀汉名将的他,本传竟然仅有一百余字,简直就是简略版的人物简介,以致廖化的战绩竟然要通过曹魏史料来找 。实际上,不仅蜀汉如此,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曹魏和东吴方面同样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
原因之二:丢失荆州的恶果,人才储备明显减少
虽说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仍然拥有着不少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其实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 。翻阅蜀汉后期文臣武将的履历便不难看出,其实绝大部分仍然出自于益州以外地区,如果再过个几十年,等到这一批人去世,那蜀汉可就真要人才凋零了 。
众所周知,蜀汉内部其实存在着严重的派系之争,刘备一直以来所重用的,主要是早期跟随自己的张飞、关羽、赵云、简雍等嫡系和诸葛亮、马良、马谡、黄忠、魏延等荆州派,并笼络法正、李严、许靖、黄权、刘巴等东州派,而对益州本土士族却持压制态度 。
“夷陵之战”前后,刘备嫡系和荆州派损失极为严重,以致其临终之际为了保证内部权力平衡,在继续重用荆州派的同时,却也不得不考虑重用东州派,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令其统管内外军事应该便有这方面的考虑 。
文章插图
然而,荆州的丢失,不仅导致蜀汉方面人口、经济大损,更为要命的是,蜀汉失去了继续从荆襄汲取人才的可能 。长此以往,失去了荆州的人才补充之后,荆州派势必日渐凋零,而蜀汉人才也势必减少 。
即便有东州派作为人才补充,可此举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东州派作为当年刘焉扶植起来的一股势力,与荆州派一样也是外来势力,同样得不到有效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面临着人才凋零的情况 。
- san值狂掉怎么会 san值狂掉是什么梗
- 东北姑娘果叫什么 东北果扎儿是什么意思
- 网络连接不可用原因 网络连接不可用
- 斩草除根是什么颜色 斩草除根是什么动物
- 网球鞋的特点是什么
- s45c相当于什么材料 s45c是什么材料?
- 饿了么:“蜂鸟蜂卡”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 蜂鸟卡是什么卡
- 乾坤圈是什么梗
- 电脑耳机按键功能在哪里,耳机上的按键是什么
- 物业费清欠率是什么意思 物业费清欠率是越高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