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治疗虚劳,医家有六不治是什莫

五输穴.是哪五个,是什么意思啊

历代医家治疗虚劳,医家有六不治是什莫

文章插图
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腧穴 , 分别各为井、荥、输、经、合 , 并称为“五输” 。五输穴是一组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泛特点的腧穴 , 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 , 以四肚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 是有具体含义的 , 经气是发于五输 , 并如水流自源而出 , 由小到大 , 由浅入深的状况 。也就是说 , “井”穴多位于手足上端 , 喻作水的源头 , 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荣”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 喻作水流尚微 , 尚未成大流 , 是终气所出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 喻作水流由小到大 , 由浅注深 , 是经气渐盛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 , 喻作水流宽大 , 畅通无阻 , 是经气正盛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 喻作江河水流入湖海 , 是经气由此深入 , 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 。
五输穴这种经气浅深出入的特点 , 尚有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比喻的 。如将“井”穴喻为春天 , 东方是经气初出和萌发的部位 。
同时 , 为了在五行生克之中的方便应用 , 五输穴一般和五行相互配合起来 , 凡属于阴经井穴下皆加一木字 , 阳经井穴下均加一金字 , 并以此类推出现:“阴荥火 , 阳荥水;阴输土 , 阳输木;阴经金 , 阳经火;阴合水 , 阳合土” 。这种按相生规律依次排列的 , 制中有生、刚柔相济的关系 , 是符合阴阳交泰和阴阳互根的道理的 。现将十二经的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于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
五输穴的主治作用由于五输穴在部位的依次分布和脉气流注的深浅上体现着明显的规律也就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在《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 , 荥主身热 , 输主体垂节疼 , 经主喘咳寒热 , 合主逆气而泄” 。从而在治疗疾病的方面 , 有了大的准则:
1.井穴主治肝之疾患:“井主心下满”是指心窝部痞满 , 郁闷而言 。肝属于木而主疏泄 , 如果疏泄不利 , 则肝气横逆可见“心下满” , 如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疑善虑、急躁易怒、小儿惊风、乳蛾、癫狂、头痛头胀、呃逆、嗳气 , 这些都可以取用井穴 , 以疏肝理气 。
2.荥主治心之疾患:“荥主身热” 。心属火 , “身热”为心火亢盛的主要病症之一 。心与小肠相互表里 , 其他由此而引起的病症 , 如热伤神明 , 则心烦、心悸、失眠及神昏谵语、狂躁不宁等;热伤津液 , 则口燥舌干;热移小肠 , 则小便短黄;热伤面络 , 则吐血衄血;热毒过盛 , 则舌红 , 脉数等 , 均可取荥穴以清心安神 , 泄热凉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