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凭什么战胜项羽( 二 )


部队前进到新安(今河南新安西) 。一路行军中,反秦武装中很多官兵当年都曾被征发到关中原来秦国地区服役,受到过原秦国地区官吏的欺负 。现在与这股投降的秦军一起行军,难免蓄意报复,将这些秦国士兵当成“奴虏”来使唤,百般刁难欺负 。秦军士兵私下商量,觉得受了章邯的欺骗,投降后没有好处 。而且现在去进攻关中,如果顺利进关灭秦,还算幸运,万一被秦军打败,被反秦的诸侯挟带往东,永远回不了老家不说,留在关中的家属,父母妻子儿女都会被杀 。由此人心浮动 。派到秦军监督的楚军军官感觉到这股情绪,向项羽汇报 。项羽找来黥布、蒲将军等重要诸侯讨论,说:“这些秦国兵为数不少,其心不服,万一到了关中不听指挥,就要出大事了 。还不如把这些士兵都杀了,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高级军官一起入秦 。”于是暗中布置,在夜里突然行动,将投降的秦军士兵全部屠杀,并堆积于新安城南 。据《史记》的说法,这次一共“阬杀”秦军士兵二十多万 。
【刘邦凭什么战胜项羽】从奴役到招降:刘邦收编战俘
项羽“阬杀”章邯这支秦军的残暴行径,实际上反映了项羽是在按照战国时代的作战规则行事,打了胜仗就奴役战俘,觉得奴隶太多没有办法处置就屠杀了事 。在这之前项羽攻击襄城,就阬杀了所有襄城守军 。而在这以后项羽进攻齐国的田荣,也是先受降后阬杀 。接受章邯这支秦军投降,很大程度上是迫不得已 。就项羽本意大概是要把章邯这个杀叔仇人(项羽是项梁的侄子)及其军队消灭的,可是当时楚军自己的军粮也开始紧张,再打下去会有风险,这才决定接受秦军投降 。
相反,由刘邦领导的反秦武装则摈弃了奴役战俘的传统,着力“招降纳叛”,将各类敌军战俘收编为自己的军队 。刘邦起兵时不过以一两个县为根据地,兵力几千人 。攻击砀县(今河南夏邑东),“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 。后来得到项梁支援得楚兵五千人 。项梁失败后,刘邦受楚怀王派遣向西发展,“收陈王、项梁散卒”,与彭越一起进攻秦军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虽然打了败仗,刘邦却顺便又收编了彭越的溃兵 。进攻宛(今河南南阳),设法招降,和项羽“留将不留兵”不一样,刘邦将原来秦朝宛的官员全部留任,而把宛的军队带走,实行“兵将分离” 。刘邦在向关中进军途中,宣布政策:秦国官员能够带一万人或者领一个郡投降的,都封为“万户侯” 。因此所向披靡,抢先入咸阳消灭秦朝 。
在以后与项羽争夺全国控制权的5年激烈战争中,刘邦依靠收编战俘、收编其他地方军的政策,使自己的军队成为一支不突出地方特性的“联军”,得以屡败屡战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率军在广武(今河南荥阳西北)对峙,项羽要和刘邦单挑决斗,刘邦则指责项羽是有十项大罪的罪人,自己不和罪人决斗 。刘邦所言的项羽十项大罪中,就有“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杀已降” 。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军将项羽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兵少食尽”,晚上听见汉军军营到处都有楚国人的歌声,死抱着地方观念的项羽大吃一惊:“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根本想不到楚军放下了武器的俘虏兵都已经变成了汉军的兵员 。
刘邦这种“招降纳叛”的做法,显示出他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历史悠久的部族概念对他已经没有什么影响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读通鉴论》里说“汉起巴蜀、三秦之卒,用九江、齐、赵之师”,说刘邦不拘泥于原来诸侯国的分隔,有“天下”观 。王夫之评论刘邦当了皇帝,首先封的诸侯王是长沙王吴芮、闽粤王无诸,而不是分封自己的子弟功臣,是表彰这两位“破秦之功”,因此刘邦的政治眼光是“以天下之功为功”的“大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