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故事流传



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
据史料记载,张元素大概生活在金世宗初年 。他自幼聪慧过人,8岁时参加童子经学的考试就一举中的 。27岁时,他参加进士考试时却因试卷中犯了金章宗完颜璟的庙讳而落榜 。从此,张元素不再迷恋仕途,弃文从医,开始在家潜心研究医学 。
【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故事流传】《金史》记载:他对医学书籍博闻强记20余年,但在施治实践中却与人不分高下,为此经常焦虑 。有天夜晚“梦人柯斧长錾,錾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为《内经主治备要》 。骇然惊悟,觉心疼,以为凶事,不敢语人,自是心目洞彻,便为传道轩岐指秦越也 。”用现在的眼光看,“神人赠书”是他不分昼夜诵读揣摩、灵感显现的结果 。自此茅塞顿开,渐而形成了自己的医学观点和施治主张 。
据记录,张元素弟兄3人,长兄名元泰,仲兄名元和,元素最幼 。创立“易水学派”后,他曾被保荐为涿州学正 。他的儿子叫张璧,号云岐,秉承家学,也享有盛名 。张元素功存后世,金史有传,方志也有记略,逝世后葬于故里张氏祖坟 。到了元代,他的子孙迁到外地 。现在水口村仍有张氏数十户,均为他两个哥哥的后代 。
张绵祥笑着说:“张元素之后,我们家好像再没出过什么名医,不过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还经常给人看病呢 。不过在现在看来,那会儿看病还包括着驱鬼呀,看风水什么的,好像不太正统了 。”
张绵祥介绍,以前村旁就是他们张家的祖坟,还有一块张元素的石碑立在那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村中原本祭拜他的塔和一本厚厚的医书也在“破四旧”中付之一炬 。
怜贫济世,
治好刘守真让他名气大增
虽然在家乡后辈无人,但张元素在家乡仁慈行医的故事和他的高超医术却被后世广为传颂 。
在《金史》中记载,同朝名医刘完素(刘守真)对他的观点十分蔑视 。有一天刘完素得了伤寒病,给自己开药方时,自恃手法高明,竟然下了一味反药,闹得头疼脉紧,呕恶不食,数日不愈 。弟子及家人手足无措,请来张元素帮助诊治 。张元素到后,刘完素面向墙壁不看他一眼 。张元素为他诊脉后问:“先生服过反药?”刘完素说:“是 。”张元素说:“你用的反药味寒,走太阴,伤了你的阳气,我给你开剂药吧 。”
听了张元素的话,刘完素觉得非常有理 。用药后果然很快痊愈,刘完素对张元素的医术称赞不已 。此后,两人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更多的人解除了疾病的痛苦 。与此同时,治愈名医刘完素的故事也让张元素名气大增 。
除了医术高超的记载,在水口村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张元素治病救人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张元素行医回来,在街上看到了一位面黄肌瘦的人 。张元素主动上前询问得知,那人患了脾胃病,找了不少医生调治,也吃了不少药,却不管用 。由于家境贫寒,现在已经没钱治病,只好等死 。


张元素听了那人的诉说,顿生同情之心:“这倒不妨,你到我家里取几服药回去,吃下去就会好的,我保证分文不收 。”那人听后,半信半疑,按照先生留的地址取回了药 。他服完药后过了一段时间,先前的病态就消失了,身体也恢复了元气 。此后,他逢人就讲张元素是个救苦救难的活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