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分析STEAM和创客教育的差异化

STEAM教育,至少到目前为止它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概念 。在中国它被描述成一种跨学科多元化整合的项目式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理念 。但在中国学界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常常被混淆,这也带来了二者实践上的模糊 。
说说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那点事!据报告,STEAM教育最早始于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K-12教育中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美国政府提出STEM教育 。2014年,奥巴马政府为培养21世纪高阶能力人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 在原有STEM教育基础上  , 增加了“A”,也就是艺术方面的教育 。毫不夸张的说,STEAM教育之于美国的重要性毫不亚于与中国的“素质教育”与“新课改” 。感触最深的是,素质教育stem在美国的STEAM教育与中国强调的多学科整合的STEAM教育理念不同,它们更注重项目式学习、合作与产出 。在项目合作学习中,融入3D打印机、机器人以及其他产品的创造 。“全民编程”成了STEAM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府的带动下,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科学的教育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其后,STEAM学习包含的学科教育,也被认为是打破了单一的学科界限 。
然而需要我们明确的是 , 美国STEAM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因此他们更倾向于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这样一来,学习是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 探究式学习也成为STEAM教育的精髓 。此外成熟的评价体系也是STEAM教育成功的关键:例如,stem中小学教育教授机器人培训课程的机构的目标就是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非常泛化,再到具体如何培养,就没有具体清晰的对策了 。

全方位分析STEAM和创客教育的差异化

文章插图
STEAM教育流行起来的一个重要动机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天然兴趣 。但他们本身没有进入更深刻的思考,更没有形成规范可行的知识体系、学习体系和评价体系 。有学者认为 , stem学校教育正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三分之一的知识,三分之一的技术能力,三分之一的综合能力 。而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则需要明确的教学过程来支持 。
STEAM教育自诞生起,它就显然带有学科间融合的学习和探索的路径 。除了中美STEAM教育发展有差异外,韩国、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各国也走在智慧教育和STEAM教育发展的前列 。一般认为 , 创客教育stem科学和数学都是较为抽象、深奥的思辨学科,技术、工程和艺术则是倾向于实际生活应用的应用型特色学科 。STEAM教育正是旨在整合各学科优势,创新学习培养方式,发掘孩子对科学的天生乐趣,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阶人才 。
将创意变成实物 。创客就是将个人创意变成人工制品的那些人 , 主张将创意付诸实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 。第二 , 做中学 。创客一般都是边做边学的,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 。第三,持续分享 。创客都是一群热爱分享的人 。我们把新建构主义分享式学习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说出”、“写出”和“做出”循序渐进的方式,鼓励全班同学的创作与分享 。第四 , 协作学习 。创客一般不是单打独斗的 , 而喜欢在一起互相切磋,相互协作 。第五,跨学科 。创客式学习不会局限于某一传统的学科分类,而stem科学教育会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我们也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作品包含跨学科知识在内,也不宜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 。第六,运用信息技术 。创客活动一般都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关系密切,比如采用开源软硬件、3D打印技术进行创作 。
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关系 。不过,STEAM教育更讲究地是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而创客教育重点在于将想法进行“实践创造” 。两者本质上有着高度相似的共通点——创客活动需要STEAM教育提供知识理论基础的,例如3D One设计建筑物,stem教育的特点需要了解相应的工程学、数学计算尺寸、艺术提高模型的美观 。而创客实践则是STEAM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知识体系只有帮助实物创造才能发挥作用 , 甚至成为可商业化的产品,联接教育与商业 。
综上所述 , 创新是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乃至未来,全球学校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对学校的期望 。创客、可视化编程、综合课程、课程统整、STEAM教育等等 , 这些举措,其核心要义和指向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并透过教育的创新来提升科技创新 。就世界范围而言,全球许多国家都倡导变革课程,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
【全方位分析STEAM和创客教育的差异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被世界各国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青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成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全球对创新能力的呼唤为STEAM教育创造了时代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