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极力吹捧袁崇焕,甚至不惜伪造历史?

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外有清军时常犯边,恐怕历史上没有几个王朝会像明朝这样双线作战十几年,同时还忍受着几乎每年一次的旱、蝗、涝、风、雹、震、雪等自然灾害 。
然而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同样以文制武的明朝,却出现了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袁崇焕等诸多实力将领 。但奇怪的是,与前三位主要与农名起义军作战的将领不同,袁崇焕的主要功绩在于抗清,但反倒受到清朝的追捧 。
相比于其他几位将领的默默无闻,袁崇焕被塑造成了挽狂澜于既倒的民族英雄 。
1622年,13万明朝大军在广宁大败,明朝在关外的据点几乎都被努尔哈赤占据 。就在大明王朝危难关头,文官出身的袁崇焕挺身而出,以一万兵力据守宁远,击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善战的骑兵队伍—努尔哈赤的6万八旗兵 。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本人还在宁远攻防战中受重伤,不久就郁郁而终 。1629年,继位的皇太极绕过宁远城,直抵明朝京师,袁崇焕火速回援,在广渠门外再次击败后金大军 。
然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却被崇祯皇帝下狱,并最终以最惨烈的酷刑——凌迟被处死 。行刑当日,京师百姓甚至争相购买袁崇焕的肉生吃,以表达愤恨 。
直到清朝中期,乾隆皇帝给袁崇焕平反,史书才开始大书特书袁崇焕的功绩,甚至认为他是大明的长城,袁崇焕一死,明朝离灭亡就不远了 。
不过,袁崇焕并非十全十美 。他的死与他生前所做的两大争议之事密不可分 。第一件事就是杀毛文龙 。毛文龙是驻扎皮岛的明朝将领,多年割据在外,让毛文龙成了不受节制的土皇帝 。
但不得不说,毛文龙的死对清朝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即使毛文龙投降清朝,对于明清双方的实力增益微乎其微,但毛文龙一死,清军就没有了被偷袭的后顾之忧 。要知道,努尔哈赤就曾多次因为后方被毛文龙偷袭而被迫提前班师 。
第二件事就是京城保卫战 。皇太极在京师近郊烧杀抢掠,袁崇焕根据宁远大捷的经验,既不与他交战也不部署防御,而是一路尾随 。袁崇焕的战略是将皇太极引入京师坚城之下,凭坚城大炮将其击败 。
但袁崇焕忽略的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宁远可以当做诱饵,但京师是绝对不行的 。宁远丢了只是一座城,京师丢了,一个王朝可能就结束了 。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和众多大臣是决不允许袁崇焕把京城当赌注来打这场战役的,而这也是袁崇焕被杀的直接原因 。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作为死敌的清朝反而极力吹捧袁崇焕,甚至将其抬高到远远胜过明朝其他名将的地位呢?
清军初入山海关时,打的是为明朝复仇的旗号,对崇祯皇帝的评价非常高 。但当清朝坐稳江山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既然崇祯皇帝评价这么高,那百姓为什么要接受清朝的统治呢?
于是袁崇焕就被抬了出来 。袁崇焕死于崇祯皇帝之手 。如果把袁崇焕塑造成岳飞那样的忠贞战神,那杀他的崇祯皇帝自然就成了昏聩之主 。
所以,清朝在《清太宗实录》一书中写到:皇太极利用反间计使崇祯误杀袁崇焕,以突显崇祯的昏庸和愚昧 。但其实这个桥段是清朝编造出来的一段历史 。因为这段情节与《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情节几乎一模一样 。
从袁崇焕被下狱到被凌迟处死,中间经历了八个月的时间 。如果崇祯真的笨到会被中这样的计策,以他的独断性格,绝不会犹豫不决八个月 。显然,袁崇焕的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
【清朝为什么极力吹捧袁崇焕,甚至不惜伪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