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的一生,就是想要毁灭鲜卑族以报家族之仇吗?

公元398年六月,重建代国的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正式将国号定为“魏”,次月便定都平城,奠定了北魏王朝的帝国基石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了一系列汉化改革 。以中原正统自居,意欲建立大一统的北魏帝国 。仅仅在汉化改革四十年后,北魏王朝倾然崩塌,于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 。分别在公元550年和557年,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北魏以灭亡宣告结束 。
孝文帝系列汉化改革对于北魏王朝的灭亡有一定的因素在内,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因利益分配不均而造成的矛盾激化 。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却与两朝听政的冯太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鲜卑拓跋有着不共戴天亡国家很的冯太后,精心策划毕生所为所推行的汉化,就是为报家族之仇吗?
先来看下冯太后与鲜卑族的国仇家恨 。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方草原游牧部落竞相南下,晋元帝率中原汉族士族“衣冠南渡” 。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望族冯和带领冯氏一门避祸迁于上党(今山西东南),并在慕容鲜卑所建立的前燕政权为官 。后前燕被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原来归附前秦的前燕皇族慕容永趁机建立西燕,冯和之子冯安为其将军 。当西燕被后燕所灭后,冯氏一门举家又迁往和龙(今辽宁朝阳) 。冯安的儿子冯跋在后燕为卫中郎将 。后冯跋发动政变,自立为天王,建立北燕 。冯跋死后,其弟冯弘逼其侄冯翼自杀,自立为君 。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的北魏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正以摧枯拉朽之势,率领着鲜卑铁骑进行着北方中国黄河流域最后的统一 。冯弘遣使向北魏请罪,并“以季女充宫掖”,这位“季女”便是冯弘的女儿,后来太武帝拓跋焘的冯左昭仪 。
仅仅两年后,北魏大军便兵临城下 。冯弘被迫逃亡高句丽,两年后迫于北魏的强大压力,冯弘及子孙数十人被杀 。
唯一幸免遇难的是冯弘的一个儿子冯朗,投降北魏后没多久便“坐事诛”,其女儿被当做罪家之女充入后宫为奴 。这个不幸的女儿便是后来把持北魏鲜卑皇权两朝的冯太后 。
身体里流淌着北燕皇族血统的一位尊贵公主,突然成为了罪家之奴,其角色转换跨度之大,荣华富贵与阶下之奴,家仇国恨交织一起,怎能化解?
再来看冯太后的崛起 。
冯太后后来能够“粗学书计 。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完全取决于亲姑姑太武帝的冯左昭仪“雅有母德,抚养教训”,这也为后来遂推行汉化改革打下了最初的文化教育 。
随着以灭佛的浪潮为契机,北魏皇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 。因“保护之功”的乳母常氏在文成帝登基后发迹,其家族势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为依附于其的冯左昭仪的原因,刚刚当上皇太后的常氏,出于长期控制文成帝的目的,选责年仅十岁的冯氏为文成帝的贵人 。
从冯太后罪家之女、亡国之君后裔的身份来看,能当选贵人绝非家庭条件、个人相貌能力,仅仅只是政治上的需求 。
在常太后以“子贵母死”制度处死了刚刚生下献文帝的文成帝宠妃李氏,立即立冯氏为皇后,那年她才十四岁 。耳濡目染宫廷斗争的冯太后,在常太后于公元460年死后,便开始了长达五年培植于常太后外戚权势土壤里的势力培养 。
公元465年,文成帝驾崩 。二十三岁已经有了过人才华和深邃谋略的冯太后,开始了精心策划的举措 。
首先,在借助焚烧文成帝生前御服器物之机,她投火表示殉情,得到了鲜卑皇族的信赖和认可,借以稳固自己的刚刚得来的皇太后地位 。其次,利用常太后生前势力,诛杀了辅政大臣乙浑,获得了第一次临朝听政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