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爱因斯坦都甘拜下风的中国男人,活了112年只做了一件事,却让全世界都铭记( 二 )


能不能成功就看你怎么利用你的业余时间 。
周有光深受启发,以后的每一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外,业余时间都在钻研语言学 。
他相信天道酬勤,所以踏踏实实从零开始 。
后来,他又被派往欧洲工作 。在那里,周有光买了大量语言学相关的书籍自学 。
1948年在英国剑桥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周有光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带着妻儿回国工作,兼任复旦大学的经济学老师 。
不凑巧的是,他赶上了工资改革,从前每月一百块,当时却只能拿到二十块 。
但周有光毫无怨言,依然干劲十足,投身于中国汉字的改革浪潮中 。
转折点出现在1955年 。这一年,他收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邀请:周恩来总理亲自致电他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并力荐他来创建一个汉字字母系统 。
最初,周有光拒绝了,他表示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但总理言语中的恳切,让他最后还是心动了 。
出席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此时他已经近50岁了,从金融学转行到语言学,需要莫大的勇气 。
上小学的孙女就曾对周有光说过:
“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文改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不就是个0嘛 。”
但临危受命的他面无惧色,与一众学者探讨,打算用拉丁字母来构架一套汉语拼音方案 。
终于,这项业余爱好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60年前的1958年,他与同事共同奋斗3年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推出 。从此,汉语开启了新的篇章 。
虽然普通话读音很复杂,但是利用26个字母和4个音标,就覆盖所有的字,方便简洁,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 。
当时有人揶揄道:“你们也太笨了,26个字母干了3年 。”
周有光没有反驳,也没有发脾气,反倒觉得这3年时间很值得,至少没发现什么漏洞 。
假如当初急于求成,没有研究好而出现纰漏,弥补起来会很麻烦 。
1986年语言界学者聚会
左起:季羡林、吕叔湘、许国璋、周有光、马学良
【这个爱因斯坦都甘拜下风的中国男人,活了112年只做了一件事,却让全世界都铭记】谈起这段“错位”人生,周有光问心无愧,他说:
“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
正是他这种匠人精神和乐观态度,才使得国人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汉语,还将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前了至少两年 。
中国少了一个金融学家,却多了一个汉语拼音之父 。
事业上坎坷波折的周有光,对待爱情却是忠贞不渝 。
他与妻子张允和的结合,可谓是郎才女貌,成就了一段佳话 。
当时的张家乃名门望族,而周家只是小门小户 。因为家庭地位的悬殊,周有光曾一度犹豫不决,他写信给张允和:“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 。”
张允和立即回应说:“幸福不是你给的,是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两个人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细水长流,就这样相濡以沫70年 。
古代人都崇尚“举案齐眉”,在现代没有案了,两个人便约定好“举杯齐眉” 。
张允和曾自称,与周有光每日都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几十年如一日 。
晚年的张允和,挂在嘴角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
晚年婚纱照
2002年,张允和离世 。这给一向从容的周有光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真正的爱情,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