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的词类活用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的词类活用 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仁是人生的目标 。本文通过颜元的提问和孔子的回答,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局限性依然存在,这与儒家思想在后世逐渐衰落有关 。
从可操作的角度解释了自我约束仪式 。礼其实可以理解为特定社会中的约定,让人在对他人的评价中成为仁者、君子甚至圣人 。也可以理解为宗教戒律 。戒律本身不是目的,仪式也不是目的 。通过克制身、口、心三业,使人内外一致,从而回归仁,回归圣人境界 。
曾子死的时候会换座位,但他没有越界 。所以孔子引非礼为例,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然而,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身体和嘴巴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习俗或约定来约定什么是非礼,但内心却很难规定 。在法庭上跳舞是可以容忍的,不可原谅的!这是非礼的标志 。
子曰的道是一贯的,但是他一出门就说,“大师之道”就是忠恕 。所谓一致,不过是实际的耳朵 。也可以说,路也是宽广的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条路,最终还是要从细节中学习 。即便如此,如果我们能坚持不动粗,或者停止思考,还是能在平凡的地方看到真谛,只需要很久 。也就是禅宗和其他门派的区别,一个只指修行再修行,其他的都是先修行再修行 。虽然路径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
可惜!世态炎凉,风俗变迁,有没有千年不变的仪式?所以历代有圣贤,移风易俗也是如此 。但是,风俗是可以学的,礼仪是可以做到的 。不从心底做起,一下子就成了道德君子,后世流弊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