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神,一代名将薛仁贵的传奇人生

薛仁贵 , 在历史上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一貌退万敌”的战功神话 。
薛仁贵 , 名薛礼 , 字仁贵(614~683年) , 在历史上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一貌退万敌”的战功神话 。
名将之后 英雄少年
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 , 是南北朝时期宋朝大将薛安都的七世孙 。虽幼年丧父 , 家道没落 , 但他天生神力 , 习文练武 , 精通武艺 。少年时期处于隋唐交际时期 。
唐朝建朝20余年间 , 北平突厥 , 西灭高昌 , 土谷浑 , 只剩下东方的高句丽还未平定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 , 唐太宗御驾亲征高句丽 , 在全国招纳勇士 。薛仁贵告别妻儿投军 , 从此开始了40年纵横沙场的生涯 。
白衣持戟 大败敌军
贞观十九年六月 , 唐军由白岩城(今辽宁辽阳北)向安市城(近辽宁盖县东北)进军 。途中张士贵的部与高句军相遇 , 两军短兵相接 , 激战之时 , 唐军中郎将将军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住 , 无人能救 。此时 , 薛仁贵冲出 , 将高句丽一将军的人头秒掉 , 提在手里 , 走向被围困的刘君邛 , 敌军见此状 , 四下逃跑 , 不敢与薛仁贵作战 。薛仁贵首战崭露头角 , 闻名全军 。
六月二十日 , 唐朝大军到达安市城北 , 高句丽派大将高延寿率大军25万阻挡 。唐太宗设诱敌深入之计 , 将高句丽军引至安市城东八里的六山(今辽宁海城的东南) , 并命李绩在六山西岭部阵 。长孙无忌带1万兵马在北山峡谷埋伏 , 从后面袭击 。太宗亲自率领4000骑兵正面登上北山 , 命令诸军以听到信号 , 全军合击 。
次日 , 两军对垒 , 太宗下令出击 , 刹时间唐军冲杀而出 , 数十万大军在战场厮杀奋战 。薛仁贵身穿白袍 , 手持方天画戟 , 腰挎大弓 , 冲入数十万大军的敌阵 , 无人能敌 , 一个“白点”就在几十万大军中杀来杀去 。
北山上的唐太宗手遥指战场 , 问:“着白衣持戟者何人?” , 答:“薛仁贵 。”敌遇薛仁贵尽披靡而走 , 唐军乘薛仁贵之势 , 打的高句丽25万大军四下溃散 , 大败敌军 。
战后太宗立即招来这个在战场上有如神助的小将 , 赐马二匹 , 绢40匹 , 升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六山大捷后 , 唐太宗于九月十八日下诏班师回朝 。
千古佳话:“朕不喜得辽东 , 喜得卿也 。”
十月十一日 , 唐军还师到营州 。太宗悼念阵亡的将士的时候 , 又召见薛仁贵 , 对他说:“朕旧将并老 , 不堪受阃外之寄 , 每欲抽擢骁雄 , 莫如卿者 。朕不喜得辽东 , 喜得卿也 。”太宗对薛仁贵说的:“朕不喜得辽东 , 喜得卿也 。”成了千古佳话 。薛仁贵又升为右领军中郎将 。
单手生擒高句丽猛将
太宗去世以后 , 唐朝与半岛三国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 但是高句丽在在恢复元气之后 , 又开始不断骚扰唐朝 。高宗决定连年讨伐高句丽 , 以拖跨其实力 。
显庆三年(公元678年)六月 , 高宗任命薛仁贵为营州都督 , 东夷督护 , 程名振为副将 , 东征高句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