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言文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该句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是曹丕在建安后期为魏世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 。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 。
《典论·论文》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 , 伯仲之间耳 , 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 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 , 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 , 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
王粲长于辞赋 , 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 , 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 , 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 , 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 又患闇于自见 , 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 , 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 ,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 , 富贵则流于逸乐 , 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 , 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
《典论·论文》注释1、相轻:相互轻视 。
2、自古而然: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
3、傅毅:字武仲,东汉文 。
4、属(zhù)文:写文章 。
5、自休:自止 。
6、自见: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
7、里语:民间谚语 。
8、享之千金:意思是认为它价值千金 。享 , 供奉 。
《典论·论文》翻译文人互相轻视 ,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 , 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玚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 。
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 , 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 。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文章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 , 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 。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 , 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 。然而其他的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 。
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几种体裁的文章是当今特出的 。应旸文章平和但气势不够雄壮,刘桢文章气势雄壮但文理不够细密 。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 , 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 , 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 。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 , 是可以归入扬雄、班固一流的 。
一般人看重古人 , 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 , 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 , 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
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 。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 , 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
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 , 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 。
多数人都不愿努力 , 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 , 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
《典论·论文》赏析文章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 , 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指出那是“不自见之患”,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 。第二,评论了“今之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 , 说唯有“通才”才能兼备各体 。
第三,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的气质和个性 。曹丕的这一观点,表明他对创作个性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
第四,论述了文学事业的社会功能 , 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说“年寿有时而尽 , 荣乐止乎其身”,都不如文章能传诸无穷 。
《典论·论文》创作背景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 , 少有独立地位 。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 。”(《法言·吾子》)曹丕之弟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 , 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植:《与杨德祖书》)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 。
据此 , 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 , 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 。但在这里 , 已经被曹丕赋予“不朽”这一语言符号以崭新的现实涵意和历史意义 。
曹丕把诗赋也列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对文学自身价值思考的历史视野之中,这充分 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
《典论·论文》作者介绍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
【文人相轻文言文阅读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言文翻译】
- 稳婆小说阅读 什么是稳婆
- 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读音 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译
- 教师阅读的好处及意义 阅读的好处及意义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归纳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虚词
- 望月怀远文言文翻译 望月怀远翻译及赏析
- 不亦说乎怎么解释 不亦说乎的解释
- 暮春即事翻译 暮春即事文言文翻译
- 怎么用ipad阅读CAJ文件 怎么在ipad上阅读CAJ文件
- 苏浅司墨寒重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司墨寒苏浅的长篇小说
- 快速阅读书籍的方法 快速阅读书籍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