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韩信在刘邦胜负未卜的时候,拒绝蒯通游说他另起炉灶的劝诱,等到了刘邦功成名就之时却心生异志,这对于一个深谙兵法的将帅来说太过于违背常理 。
其二,韩信两次被刘邦袭夺兵权,早已从中察觉到刘邦对他的猜忌与畏惧 。但是,他在刘邦被项羽兵困固陵时不反,到楚地为王时不反,迎刘邦于陈地时不反,为何偏在无权无兵、蛰居长安之时谋反呢?一代名将怎么可能如此没有谋略? 其三,以韩信的智慧,他怎么可能在受到监视的情况下,还与陈豨“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密商谋反之策?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再说,韩信与陈豨商定谋反之时无第三者在场,外人如何知道谈话内容?司马迁的记录何以那么详细? 其四,陈豨向来是刘邦的亲信,与韩信关系一般,韩信怎么会愚蠢到贸然向皇帝的亲信吐露心曲,而且是谋反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再说,陈豨到巨鹿赴任后数年,与韩信一直不通音信,这样的同谋也太奇怪了吧 。
其五,凡谋反者,矛头一般指向最高当权者,即皇帝 。而韩信谋反的目标竟是吕后和太子,不合常理 。况且刘邦当时统帅大军在外,韩信即使得手,也名不正言不顺,且并未消灭刘邦的有生力量,这样的谋反毫无意义,韩信的见识怎会低下到如此地步?
其六,韩信向来熟谙兵法,怎么可能将未经训练的囚徒和自己的家人作为造反的主要力量 。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能攻占戒备森严、层层设防的皇宫,靠伪造刘邦的诏旨赦免的囚徒就一定会听韩信的指挥,跟着他谋反吗?这些问题韩信不可能没想过 。
其七,韩信“谋反”仅是由其舍人之弟告发,舍人弟告发的最初动机,是因为韩信要杀他的哥哥,怎见得舍人之弟不是诬告?而且舍人之弟又怎能知道如此重大的机密?韩信难道会如此粗心大意?考虑到吕后杀梁王彭越时,就是令鼓越的舍人诬告彭越“谋反”,那么,韩信舍人之弟告发韩信“谋反”是否也是吕后所指使,实在值得怀疑 。
其八,如果韩信确有谋反意图,当萧何骗韩信入宫时,韩信怎会不做任何防备,而是坦然涉险,轻易进宫?韩信死前,为什么只感叹自己平定齐地之时未听蒯通之言,而没有悔恨自己谋划不周?
其九,韩信“谋反”虚实尚未可知,吕后就诱而杀之 。对于朝中第一功臣被杀,刘邦为何不责吕后,甚至不详加调查 。是否说明刘、吕设谋于前?
总结韩信的一生八个字总结,恃功居傲,身死菜刀 。综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大都很少得到善终,这是历史规律 。韩信虽然没有造反的实证,却有造反的实力,这不能不让刘邦有所顾忌 。况且,韩信当初要挟刘邦的事,总不能让刘邦痛快 。再说,汉朝初年,刘邦辛苦奔波,全是为了各地造反的诸侯王,他不能不对韩信心生惧意 。所以,韩信之死是必然的,只是如何死法而已 。
刘邦在剪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后,曾经与诸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见《资治通鉴》)可见,剪除异姓王是刘邦的既定国策,这才是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 。
【韩信死的冤枉,明明就没有谋反的证据】
- 未出征先死的成语 形容还未出征就死了的诗句
- 猝死怎么读 猝死的读法
- 马援必死的理由: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
- 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位皇帝,嘉庆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 薄荷叶子发黑枯萎像烧焦(家里垂死的盆栽薄荷,枝叶全部都枯萎了
- 楼高咋死的 楼高为什么牺牲自己
- 三国魏延谋反是被冤枉的历史真相是怎样?
- 蝗虫抱草而死是寇准拍皇帝马屁别冤枉他
- 清朝后宫比慈禧还要厉害的慈安是如何死的?
- 马超死亡之谜,三国蜀汉五虎将之一马超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