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何以统治中国47年?

导读: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此后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 。人们大多认为,这是由于慈禧太后善于玩弄政治权术,具有翻云覆雨、为人阴狠、手段毒辣等独特政治手腕 。其实,这些并非重要、更非根本的政治原因 。


网络配图

皇统继承乏人的危机
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首先是基于清帝皇统继承乏人这一客观原因 。
清王朝自天命汗努尔哈赤至宣统帝溥仪,共计12帝 。这12位皇帝子女的多寡,与大清王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 。道光及其之前的7位皇帝,子嗣最少的雍正和嘉庆帝也有14个子女;被称之为“多子翁”的康熙帝甚至有55个子女;而到了咸丰帝,一生仅有二子一女;同治、光绪和宣统帝,竟然一生子女皆无 。这就使道光以前各帝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选择余地较大 。而自咸丰开始的三位皇帝,少子或无子,几乎丧失了选择余地或可能,出现了皇位继承乏人的危机 。
清朝最后几位皇帝寿命之短促,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危机 。道光以前各帝,除顺治帝情况较为特殊,只活到24岁外,其他均活至五六十岁,甚至八九十岁 。而同治帝只活了19岁,咸丰帝、光绪帝虽寿命较长,但也不过才三十几岁 。
如果清帝寿命较长,其子继承皇位时一般皆已长大成人,这就至少可以在年龄方面保障新君继位后即可独自处理政务,保证皇位与皇权的平稳顺利过渡 。但如果皇帝的寿命过于短促,其继承人的年龄就必然偏小,不但没有任何基本知识的储备积累和政治经验,甚至不具备是非判断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新继位的小皇帝或借重于朝廷重臣,或依赖于亲近太监,或直接依靠自己的母后,出现一段时间皇位与皇权的分离错位,这就有可能导致权臣专擅或母后外戚专政之类太阿倒持的朝局 。
道光以后各帝寿命之短促,子嗣之不旺,预示着大清皇统的危机 。晚清御史胡思敬在谈到光绪帝死后无嗣继位时说:“国统再绝,而家无令子,识者早知其必有乱矣 。”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数十年干政,与清末三位皇帝、特别是其子同治帝继位时年龄太小,不无直接关系 。
网络配图

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并非仅仅因其具有多么高深莫测的政治本领或手段,而是依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与地位 。
【慈禧太后何以统治中国47年?】咸丰帝死后,清廷内部实行的虽是“(太后)垂帘(八大臣)辅政,盖兼有之”的权力机制,表面看慈禧太后与肃顺等八大臣的权力是旗鼓相当,但实际上慈禧太后占据新君生母这一更有利的地位,使其在与八大臣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朝中部分大臣也都坚持“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政治理念,大都认为只有两宫太后才是皇权的真正代表 。
妥善处理两大家族政治关系
外戚专权与保持皇权独立是一对势如水火的矛盾 。慈禧太后则妥善地处理了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政治关系,这也是她掌握清朝最高权力数十年最为根本的原因 。如果将慈禧太后与唐代的武则天做一个比较,就会对此有一个极为清楚的认识 。
武则天先是“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后来又正式登基称帝 。不但立武氏七庙,追尊自己上五代祖皆为皇帝,大力提拔重用武氏兄弟子侄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而且残杀唐皇李氏的皇子皇孙 。这不但引起李氏家族的全力反抗,也引起众多唐朝重臣和旧臣的强烈不满与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