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天下智商狗( 四 )


但是,与周春红想法不同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不让孩子交朋友,而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而不是过于寻求他人的认可 。而这一切,正是朱朝阳在成长过程中所缺少的 。
用发展的方式 “变好”,

欺凌天下智商狗

文章插图
或者用倒退的方式 “变坏”
但是,朱朝阳的“变坏”仅仅在于不健全的家庭、缺乏同伴友谊等外在原因吗?
虽然有种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最终做出决定的还是朱朝阳自己 。只不过这个决定,对于十多岁的他来说,太困难了而已 。
“面对一般选择,多数人总是趋‘善’避‘恶’,但像这样在‘善’与‘恶’之间进行选择是不存在的”,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指出了这个困境,“只存在特殊的行动,其中一些行动是行善的手段,另外一些行动则是作恶的工具,我们在选择问题上的道德冲突发生在我们做具体决定的时候,而不是发生在选择一般的善和恶的时候 。”
《人心:善恶天性》,作者: [美]埃里希·弗洛姆,译者: 向恩,版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6月
如果让朱朝阳选择做“好小孩”还是“坏小孩”,他大概会毫不犹豫选择做个好孩子 。但当问题变成“要不要告诉警察自己目睹了朱晶晶坠楼”或者“要不要偷爸爸的冷库钥匙”,选择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不幸地,朱朝阳做出的选择成为了恶的工具 。
每个人本身不是非善即恶、非黑即白的,而是在善恶之间纠结的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人可以选择用热爱生命、美好与祝福等发展性的方式 “变好”,也可以选择用热爱死亡、暴力与诅咒等倒退性方式“变坏” 。善恶可以转化,却很难停在中间的矛盾状态 。
在《隐秘的角落》第10集开头,有个名为《三只小鸡》的动画故事,讲到三只小鸡到狐狸家做客,却被狐狸吃掉,只剩下一堆鸡骨头,但是地上最大的一块骨头,明明就是狐狸的头骨,而窗户里映出的难道是另一只狐狸?这个动画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小鸡也可以成为狐狸 。
剧中插入的动画片《三只小鸡》 。地上最大的一块骨头,是狐狸的头骨 。
更明显的暗示是朱朝阳和张东升的名字,“朝阳东升”,仿佛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朱朝阳可能是下一个连环杀人犯张东升,而张东升曾经也是热爱数学、一心向学的好孩子朱朝阳 。
那么是怎样的动机吸引“矛盾”的朱朝阳一步步走向恶与暴力的呢?
弗洛姆把暴力分为几种类型,最常见的一类是反应型暴力 。它的根源是恐惧,指为捍卫自身或他人的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所采取的行动 。正是源于对失去父爱的恐惧,为了捍卫自己平静的生活,朱朝阳才选择对警察瞒下自己亲眼目睹朱晶晶坠楼的事实 。
更进一步的暴力则是报复型暴力行为 。在原著《坏小孩》中的朱朝阳,因为父亲的猜忌产生了巨大的仇恨与愤怒,以至于指使张东升替自己杀掉父亲,这就是典型的报复型暴力行为 。而张东升一开始杀掉妻子徐静的父母,如果是想挽回自己的婚姻,还属于反应型暴力的话,之后干脆杀掉出轨的妻子,可能就是报复型暴力了 。
《隐秘的角落》剧照,图为秦昊饰演的张东升 。
弗洛姆认为,报复的动机是与个人的力量、创造能力成反比的 。如果一个软弱无力和丧失生活能力的人被创伤击垮,那他只有采取一种方式来恢复自己的尊严,那就是按照“以牙还牙”的惩罚原则进行报复 。相反,一个具有创造性和生活能力的人不会、也根本没有这种需要 。显然,张东升和朱朝阳都属于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