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高明驸马,只用一招不仅保住自己性命,还两边获利( 二 )


可能景寿自己也纳闷:皇帝小舅子为啥突然对我这么好?不久之后,随着八位顾命大臣名单的公布,答案便昭然若揭了 。名单中有景寿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恭亲王奕訢竟未入选 。实际上,恭亲王的缺席,也正是景寿入列的原因 。
清朝家法,主张“亲亲尊贤”,咸丰指定顾命大臣,也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载垣端华虽为铁帽子亲王,肃顺虽深受咸丰亲信,但他们属于远支,为“贤”不为“亲”,而“亲”又应在“贤”之上 。
若论咸丰的至亲,莫过于他的亲弟弟恭亲王 。论血统、论才具、论声望,顾命大臣中都应有奕訢的一席之地 。但奕訢被肃党排挤,又受咸丰的猜忌,他被挤出顾命大臣之列,便由景寿顶替了这个“亲亲”的位置 。
顾命大臣中另外七人都是“肃党”,因此对自己膺受顾命的原因,景寿应该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多年以来,景寿一直在扮演好驸马爷的角色,这个政治漩涡,他是被裹挟进去的,并非因为有什么野心或企图 。
要知道,雍正当年因夺嫡之事,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放过 。景寿只是一个跟皇室没有血缘关系的驸马,万一站错了队伍,可不能指望慈禧太后和恭亲王能对他这个姐夫手下留情 。所以,在就任顾命大臣之后,面对肃党与两宫太后之间的冲突,景寿是这样表现的:
杜翰顶撞太后,气得慈禧浑身发颤,景寿保持沉默 。
肃顺哓哓置辩,吓得小皇帝尿了裤子,景寿保持沉默 。
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发动政变,将顾命八大臣下狱治罪,景寿依然保持沉默 。
故而,后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往八位顾命大臣头上扣帽子的时候,谕旨上景寿的罪名是:“身为国戚,缄默不言 。”
景寿缄默不言,其实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 。对肃党而言,让景寿入伙,只要他不捣乱就行了,发不发表意见其实并无所谓 。而两宫太后看在眼里,也是明在心里,没有将景寿当成敌人 。
到最后,四个御前大臣中,其他三个都死得很惨,惟有景寿保住了一命 。景寿所受的惩罚,和几位军机大臣一样,被革除了一切职务 。另外,景寿额驸的品级也降了一等,失去了骑马用紫缰的贵族特权 。
活下来这五位大臣退出军机,基本上是永不叙用,此生的政治前途算走到尽头了 。许多人以为,景寿被革职,算是小惩大诫,为依附肃党付出的代价 。但过了不到半年,大家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恭亲王从镶红旗蒙古都统调任正红旗满洲都统,镶红旗蒙古都统的位子空了出来,朝廷让景寿补上了这个缺 。
对景寿而言,这是重新起用的信号 。果然,又过了不到一个月,朝廷就给景寿官复原职,出任御前大臣,另外还兼任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后扈大臣,恩典比往日有增无减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率湘军攻克江宁,平定了为患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叛乱,朝廷大赏宗亲,也没漏掉景寿那一份,对其赏还紫缰,恢复了固伦额驸的品级 。
【清朝最高明驸马,只用一招不仅保住自己性命,还两边获利】景寿作为处于晚清这场政治风暴中心的人物,尘埃落定后,不降反升,已经让不知内情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又把自己收养的恭亲王女儿——荣寿固伦公主嫁给了景寿的儿子志端,父子都成了大清的驸马爷 。这一场表兄妹的近亲联姻,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年辛酉政变发生前,景寿是不是和两宫太后及恭亲王私下达成过什么交易 。
或许,我们一开始觉得,景寿两边都不站队,闷声发大财,已经非常聪明 。但实际上,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明得多,他竟然两条队同时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