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讨好型人格”:为何学不会勇敢说“不”?( 二 )


也有人认为 , “讨好型人格”和原生家庭有关系 , “父母从小给我灌输这样的观念:家里条件不行 , 不要惹事 , 也经常唠叨我 , 我一直都不怎么自信 。 ”
有文章提到 , 在心理学上 , 自信是指个人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价值的肯定 , 它的前提是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 而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
但仔细想想 , 这样的接纳 , 却没那么容易 。 原生家庭往往会给人的成长打上烙印 , 经常被否定、被情绪勒索 , 成年后容易在潜意识里沿用这样的逻辑否定自我 , 带来某种自卑心理 , 可能影响到性格 。
4
不过 , “讨好型人格”未必全是劣势:比如团体协作不抢风头 ,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 懂得自保 , 也懂得退让 , 也不难赢得认同 , 区别就在于 , 拿捏好分寸感 , 适当说“不” 。

同事|“讨好型人格”:为何学不会勇敢说“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女心理师》视频截图
无论成长环境如何、性格如何 , 我们都要学会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 看得到优势 , 也接纳不足 , 允许自己可以不被喜欢 , 甚至可能被讨厌 。
人与人之间 , 经常会存在一定的边界感 , 在琐碎的生活中 , 别人的感受大多数与自己无关 , 反之亦然 , 自己的行为 , 也并不能像自认的那般强烈左右别人的心情 。
一般而言 ,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 不用卖力讨好 , 也无须刻意营造人设 , 合拍的人总会看到那些吸引他的美好品质 , 成为真正欣赏你的人 。
丢掉“只要我做好了 , 对方就会高兴”执念吧 , 重新学会爱自己 , 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
导语图:赵春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