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骏|中国流失海外的十五大珍稀文物( 三 )


唐昭陵六骏石刻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该雕刻线条流畅,刀法圆润,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 2013年8月19日,唐昭陵六骏石刻中的"青骓""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四骏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
李世民组织创作浮雕"昭陵六骏",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纪念战马,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畜。由于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经常出现,并逐渐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时代精神气质的反映。
"昭陵六骏"是一组集历史、考古、艺术视赏、社会价值于一身的文物精品,是中国封建社会综合国力最强盛时期的历史产物和历史见证,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满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物质载体。唐以后,"六骏"美术广泛流行,原因则在于"昭陵六骏"高超的艺术性以及后人对盛唐雄风的仰望。唐代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受到后人的推崇。
5、丧乱帖

六骏|中国流失海外的十五大珍稀文物
文章插图

《丧乱帖》是书法家王羲之的行草书书法作品,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丧乱帖》流落日本一千多年,一直藏于深宫之内。直到2006年,才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中展出。这是《丧乱帖》时隔1300年后首次回到祖国。《丧乱帖》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其书法由行入草的完整表现过程。《丧乱帖》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中国唐德宗时期(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时期(公元805年永贞元年),由此可以断定是从唐代传入日本的。
《丧乱帖》早年流入日本,与当时日本国派出"遣唐使"的历史事件相关。"遣唐使"之史实盛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止于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其间派遣大使、副大使、执节使、判官以及画师、医师、僧人、留学生等各类有身份有技能者,总计二十批五千余人,往来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唐代僧人鉴真(公元688-763)应邀东渡时。
《丧乱帖》是王羲之为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所作。《丧乱帖》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丧乱帖》8行62字,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
6、曜变天目茶碗

六骏|中国流失海外的十五大珍稀文物
文章插图

曜变天目茶碗是海外流失的国宝文物,为宋代黑釉的建盏,是宋人斗茶用的。南宋文人当时的闲情雅趣中有一样活动就是斗茶。比如当年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夫婿赵明诚就非常喜欢闲来无事时猜猜谜,斗斗茶。《曜变天目茶碗》乃南宋的传世孤品,后流失到了日本,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此碗因自然窑变而产生纹样,其耀斑在黑暗中会闪出光芒,颜色变幻,高深莫测。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
曜变天目茶碗的烧制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散发迷人的七彩光晕。当初,烧瓷高手们为了使原本略显沉闷单调的黑瓷也能具有丰富华丽的纹饰,就研发了"曜变"技术。
所谓"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器物能在光照之下,于器表薄膜上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的彩光。但要使得成品瓷器的表面上出现宛若天际彩虹一般的缤纷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使其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可惜南宋灭亡后,这种制瓷工艺就失传了。因此,后人一直觉得曜变天目茶碗的制作是一个历史工艺之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确在800多年前就已烧出了十分精妙的陶瓷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