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故事端午节 关于屈原的故事 有关屈原的小故事

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屈原又创作了名篇《天问》 。
“天问”就是“问天”,对天发问 。《天问》全篇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从“曰遂古之初”至“曜灵安藏”为第一部分,问的是天事;从“不任汨鸿”至“乌焉解羽”是第二部分,问的是地事;从“禹之力献功”至“忠名弥彰”,问的是人事 。屈原一口气向天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从天地开辟问到天体构造、地面布置,从神话传说问到信史时代,从一切外物问到自身,整首诗虽长却不拖沓,而是浑然天成,参差利落,铿锵有力 。
屈原为什么要作这样一首长诗?太史公读《天问》时,有“悲其志”的感慨;《天问》与《离骚》一样,是表示屈原至情至性的最重要两部作品 。表面来看,诗人问的是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但实际上,诗人是借此感慨天道不公,世事无常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比干一片忠心,被纣王沉水而死;而雷开阿谀小人,反而受封赐地 。我屈原不正和比干一样忠贞,而子兰不正如同雷开一样可耻吗!
《天问》尽管是诗人抒发忧愤所作,但其思想内容又超越了悲愤,而表现出作者追求真理的精神 。关于世界的起源,当时流传的是天神创世说,然而屈原却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关于人类的起源,当时流传的女娲造人说,而屈原同样也会问“女娲有体,孰能匠之”,对神创说表示质疑 。胡小石称屈原为“冲破人类原始误解的黑夜中的举火者”,并非过誉之词 。总之,诗人把奇幻的神话与现实的古史完美交织在一起,铸就了一篇旷世奇作 。

关于屈原的故事端午节 关于屈原的故事 有关屈原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的一首诗,触怒了令尹子兰 。大概说的就是《天问》了 。子兰大怒,之前你屈原就三番两次和我作对,现在还要发牢骚来指桑骂槐?于是又到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不是 。楚顷襄王本身也非明君,而且又要依仗子兰的势力,于是又一次把屈原迁到蛮荒的江南之地,大约在今天湖南溆浦 。陵阳虽然不在郢都,但也属于相对发达的东国;而“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实在是一片卑湿荒凉的地方 。
屈原在陵阳的时候,还是“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而到了溆浦,就完全是“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了 。之后,屈原在江南又生活了若干年 。他大概还对顷襄王重新启用自己抱有一丝希望吧!毕竟怀王囚死于秦这件事,对于秦楚关系造成非常恶劣影响 。但让屈原没想到的是在楚顷襄王六年(公元前293),秦昭襄王要求与楚决战,而顷襄王立即向秦求和,并于第二年娶秦昭襄王女儿为王后,秦楚重新成为联姻盟国 。
大概就是这件事,让屈原对家国彻底绝望 。于是,屈原披头散发,吟着楚歌,漫无目的地走到了湘江畔 。这时候,屈原遇见了一个渔父 。
渔父居然是认识他的 。见到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王孙,如今却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好奇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到这里来?”屈原长叹一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啊!”渔父又说:“圣人对待事物不会死板,而能与时俱进;大家都肮脏,您为什么不扬起浊泥;大家都醉了,您为什么不大口喝酒 。为什么要自命清高,以至于落得现在的下场呢!”
关于屈原的故事端午节 关于屈原的故事 有关屈原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屈原苦笑一声:“我听说啊,洗过头一定要弹帽子,洗过澡一定要抖衣服 。怎么能让清白的身体接触世俗的污染?我宁愿跳进江里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让我的纯洁蒙上尘埃!”渔父微微一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于是不再与屈原答话,泛舟而去 。这段史料戏剧性很强,不太像是屈原之作,很可能源于汉初流行的一种短剧,被太史公作为史料编入《屈原贾生列传》中 。但即使是戏剧文学,也把屈原刻画得入木三分 。
“渔父”是作为与屈原对比冲突的角色出现的,他崇尚的是道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 。他最后唱的这首《孺子歌》,在《孟子》里也有记载,孔子曾以此教导学生,他也提倡“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说明儒家也是“用舍行藏”的 。然而这都不是屈原认同的,虽然他也想过“从彭咸之所居”,成为一名不问政事的巫师;但终究无法与俗世同流合污,无法再去面对腐败糜烂的朝堂,唯愿以死来明志 。
屈原与渔父分别后,恍恍惚惚向前独行 。的确,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自己的归宿应该是笔下的鬼神世界啊!不知不觉,走到了湘江的之流汨罗江 。在这里,屈原写下了绝笔诗《怀沙》,之后抱着石头投江而死 。一个背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一个逗号终于画成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