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的三顾茅庐真的是历史事实吗?

但凡了解三国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 。不过,一直以来,就有不少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那么,这些怀疑究竟只是故作惊人之语,还是确实有事实做依据?三顾茅庐到底是否有其事呢?
先看传统的说法
三顾茅庐的讲法,最早来自《出师表》,是诸葛亮自己说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这里强调了刘备的知遇之恩,不过,故事的具体过程没有说 。
后来陈寿作《三国志》时,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较为详细地写了出来 。屯兵新野时,先是徐庶前来投奔,刘备重用了他 。后来,徐庶便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 。刘备的第一反应是,“君与俱来”,你和他一块来 。
网络配图
但徐庶却说,诸葛亮这个人,只能是你去见他,不能让他来见你,所以我建议将军您亲自去拜访 。刘备一听徐庶这么说,认为诸葛亮必定有大才,所以便亲自去登门拜访诸葛亮,连着去了三次,才最终见到面 。
后来,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又增加了一条《襄阳记》中的史料 。故事说,刘备去拜访当地名士司马徽,想请他出山 。司马徽不愿出来,但他也推荐了两个人给刘备,就是庞统和诸葛亮 。至于后来如来,就没有了下文 。
关于这两次举荐,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记载,但很多人认为先是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而后又经过徐庶的大力举荐,刘备认识到诸葛亮的价值,便下定决心请他辅佐自己,才有了三顾茅庐的发生 。
疑点在哪里呢?
质疑三顾茅庐故事真实性的理由主要有二点:
其一,不合情理 。三顾茅庐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当时刘备四十七岁,征战疆场二十多年,虽然没有成大业,但在当时人的心中,他也是一个有名的大英雄,连曹操都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
相比之下,诸葛亮当时仅二十七岁 。年龄问题是硬伤,刘备完全可以说,当年我闯荡江湖时,你还穿着开裆裤呢 。而且,诸葛亮虽然号称卧龙或者伏龙,但其实,他在荆州的名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有记载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诸葛亮身高近1.9米,常常自认为是管仲、乐毅这样的人才 。但是,周围的人却都认为他在扯淡 。只有诸葛亮的两个好基友,徐庶和崔钧相信他的才华 。
所以,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名望上看,刘备都没有理由三顾诸葛亮 。礼贤下士是好事,但凡事都要有个度 。对一个天下的大儒,你多请几次会传为美谈 。但对一个普通的士人太过卑微,却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影响自己声誉 。
其二,不符合刘备的风格 。刘备作为一个乱世生存的老兵,深刻明白一个道理:有名的不一定有才,越是名气大的越可能只会纸上谈兵 。所以他用人本着的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只有经过自己考核认可的才会大用,名士推荐起到的作用有限 。
一个直接的证据便是庞统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一个叫凤雏,一个叫卧龙 。但是庞统在依附刘备之初,并不受重视,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还因事被免了官 。幸好,鲁肃向刘备大力推荐了他,诸葛亮也跟着推荐 。刘备这才亲自面见了庞统,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后,认识到他的才华,才重用了他 。
网络配图
【疑点重重的三顾茅庐真的是历史事实吗?】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则,庞统在依附刘备之初,并不被刘备所熟知,恐怕更没有见过面 。而我们之前提到过,司马徽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由此可见,刘备起初并没有把司马徽的推荐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