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位61年间,以其文治武功、学识品格结束了清初以来的内乱外患,奠定了清朝此后两个世纪的统治基础,开创了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 。作为记录康熙帝言行最为原始的文献,《康熙起居注》中皇帝上谕、官员奏对及君臣对话等记载为我们研究康熙帝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从中不难发现其勤政爱民、黜虚求实、崇尚清廉以及知人善任等为政风格和用人策略 。
刻苦学习 勤政求实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这一方面表现在“经筵日讲”上,另一方面则见诸于国家治理和日常政务处理上 。康熙帝在勤政的同时,还把“务实”二字贯穿其中,力求学问之实和政务之实 。
经筵日讲是皇帝接受教育与自我学习的一种手段,对其增长知识才干、敦励品行修养、丰富治国之略有很大帮助 。对此,康熙帝青年时就非常重视,定期举行经筵大典,即使在三藩为乱时亦不曾因军务而间断 。相比仪式隆重、次数受限的经筵,日讲起初是隔日而讲,后改为日日进讲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乱起,“翰林院诸臣,以几务殷繁,请间日一进讲”,但康熙帝坚持每日进讲 。二十二年八月,康熙帝又改变进讲时间,他指出:“每日进讲在各衙门启奏之后,不免太迟,嗣后改于启奏前进讲,可以从容多读数条,实为有益 。”
网络配图
康熙帝勤于典学始终如一,其在政务处理上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乾清门是他日常听政并处理政务的主要地点,起居注官记载:“上每日御门,不遑进膳,听理机务,輙至日中 。”御门听政之后,康熙帝还要批阅大量奏章 。每出巡外地,他下令每隔3天,必须将奏章送到巡视之地 。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十五日,康熙帝南巡至山东沂州(今临沂),见奏章未及时送到,“坐待至二鼓(晚9时至11时),数问本章到否”,后奏章四鼓(凌晨1时至3时)到,他起身详细批阅,直至天亮,才处理完毕 。
起居注中有诸多描述康熙帝御门听政的神态与言语,如“上沉思良久”“过三四日来奏,俟朕思之”等,既表现了他处理政务时的沉稳与冷静,又显示出其为政的仔细与谨慎 。法国传教士白晋也指出:“甚至在特别接见时,他也询问多,极少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倾听别人所讲的一切,然后在空余时加以思考 。需要时,他能把自己的想法隐蔽起来 。没有人比他更能严守秘密,声色不露 。”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就大臣鲜有进谏之事谕曰:“一切政事皆国计民生所关,最为重大,必处置极当,乃获实效,……今尔等不各以所见直陈,一切附会迎合朕意,则于事何益哉!……即如乾清门听政时,虽朕意已定之事,但视何人之言为是,朕即择而行之,此尔等所共知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思之良久”的用意 。
学问上求得实学,康熙帝在政务处理上也努力杜绝浮夸之风 。如关于治理黄河,他认为“治河不在空言,而在实行” 。再如,其曾因刑部办案迟缓而痛斥都察院等衙门:“每月稽察档案,不过虚名而已,何益实事?”
【康熙皇帝为政风格:崇尚清廉随才器用】随才器用 崇尚清廉
古人云:“君者,在知人,在安民 。”国家兴衰很大程度上与吏治有关,吏治清,则国盛、则民安 。在历史上以清官多而闻名的康熙朝,康熙帝随才器用,崇尚清廉,凡官员选用、调动,必详细审阅,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
康熙帝喜用心正、老成之人,强调才学应兼顾心术,曾谕大臣曰:“立心果正,虽才短,于事无误 。若立心不正,虽有才能,亦何补益?”简选官员时,他常要求对一个官缺提出多人候选,比较优劣后再做定夺 。如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大臣举荐江宁巡抚,正拟翰林学士孙在丰,陪拟浙江布政使石琳,康熙帝就二人为官情况询问群臣后,又提及学士汤斌,并将其与徐乾学、陈廷敬二人对比 。最终以“典试浙江,操守甚善”的汤斌补授该职 。康熙帝十分重视面见官员 。如二十一年(1682年)五月,九卿会推河南布政使郎永清为浙江巡抚,康熙帝谕:“朕从未一见,着来京陛见 。”又如吏部题补贵州参政杨大鲲等为山东按察使,康熙帝曰:“杨大鲲朝觐时,朕观其人甚优,着补此缺 。”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意义在此!
- 乾隆皇帝身世离奇:说不清自己生母是谁
- 解读雍正皇帝:心灵孤独缺乏安全感
- 康熙皇帝没给孝庄皇后建陵墓因为太忙顾不上?
- 皇帝死后顶门皇后死后一百年竟然尸体不腐
- 唐玄宗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要杀曾帮过自己的太平公主?
-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 最能忽悠的算命先生,靠忽悠坐上了皇帝宝座,一群傻子为他卖命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吐血而死
- 揭秘:清朝皇帝龙袍图案包含什么深刻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