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听风者,为什么说中国声优都是怪物?( 三 )


进入新世纪 , 电影进入数字时代 , 配音技术也随之改变 , 以前大家围着一个麦克风配音的享受已不复存在 , 现在演员全部是单收 , 每个人都是配完就走……最后的对手戏配音都是凑起来的 。”
每天快速适应不同节奏的表演 , 然后用声音重新演一次 , 难度可想而知 。与姜小亮有过多次合作的李翰祥导演也是配音演员出身 , 他曾说过一句话——“好的配音员 , 其实就是好演员 。”
以前的香港电影 , “茶水”都能上字幕 , “武师”也有名字 , 但配音就至多列一个“领班” 。近年随着粤语配音名家丁羽荣获香港金像奖的专业精神奖 , 港片配音开始受人瞩目 。
“配音总是被动的” , 考验的是声音之外的功夫 。
胶片时代拍电影 , 无论表演还是配音都不允许轻易NG , 毁掉的是一盘声带和在场所有配音演员的心血 。当年的配音演员都必须有分小段一配到底不出错的能力 。“一万尺的电影 , 一到十本 , 每本分成数小段大家一起练熟了才正式开始 。”
香港有些配音员背剧本用的是“爬楼梯”法 , 念熟之后开配 , 快速低头抬头 , 看一句配一句 , 考的是反应和速记能力 。姜小亮用的是另一种方法——通篇快速硬背:无论是成龙在《重案组》里和工友的长篇独白 , 还是周星驰在《家有喜事》里和张曼玉的快速对话 , 都需要预先背熟 。“那时候年轻嘛 , 记得也快 。在胶片和声带的时代 , 就得有这种看画面抓嘴型还不出错的能力 , 像运动员的肌肉记忆一样 。现在数码时代轻松多了 , 一句一句地重复录就行 。”
《家有喜事》(1992) 。
出生于北京的姜小亮有一口清亮醇厚的北京腔 , 但他认为配音漂亮音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 “就像能播音不一定能配音一样 , 光是声音好听没有用” 。
姜小亮表示 , 配音最考功夫的地方在于二次创作 , “配音总是被动的” 。节奏、情绪、口型都要对准 , 稍微有点瑕疵 , 观众都会轻易分辨出来并产生违和感 , 影响作品的表达 。
当下的专职配音演员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 姜小亮对此也觉得无奈 , “电影本该是视听享受 , 现在都比较注重感官刺激 , 只注重视觉 , 比如特效 , 演员的表演、配音略显次要了” 。配音成了一件理所当然、不得不做的工作 , 重视程度不够 , 预算也低 。
“身边很多配音演员也去配动画、配游戏 , 我理解 , 但我不会去尝试 。另外 , 广告就是广告 , 播音就是播音 , 不能笼统地说成配音 , 这和我们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在姜小亮看来 , 很多网络配音、主播和视频制作者只能将配音当成爱好 。
配音员郑炼 , 从事配音工作30余年 , 曾在多部历史电影中为毛泽东、邓小平、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领袖人物配音 , 图为在为某款手游角色配音 。
北京配音圈人数繁多 , 多为自由职业 , 姜小亮接触过许多渴望进圈的业余配音人员 , 但除了通过电视剧配音慢慢成长的有限的接棒人 , 其他的都达不到电影配音的要求 。“电视剧需要的配音演员量比较大 , 基本上只要记得快、文字感觉好就可以 , 但电影要求更高 , 要有丰沛的情感和足够的生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