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阿克苏 阿克苏的特点

阿克苏的特点1

了解阿克苏 阿克苏的特点

文章插图
1、地形特点:
阿克苏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海拔7435.3米的托木尔峰是境内的最高点;海拔945-1020米的塔里木河两岸则是境内最低处;北部众多山峰,南部是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为山麓砾质扇形地、冲积平原区、戈壁、绿洲相间;中、低山丘陵带分布有大面积水草丰茂的天然草场,其间有黑音山盆地、拜城盆地、柯坪盆地以及乌什谷地;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中、下部地势平坦,水量丰富,土地肥沃,是地区的老绿洲所在;沙漠区分布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北部 。
2、气候特点:
阿克苏地区位于亚欧**深处,远离海洋,为暖温带干旱型气候,具有**性气候的显著特征: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且年、季变化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气候变化剧烈,寒冬酷暑,昼夜温差大,年均风速很小 。
3、生物资源特点:
阿克苏地区主要珍稀野生动物有塔里木马鹿、兔娜、鹅喉羚、赤狐等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绿头鸭、潜鸭、黄鸭、角百灵等 。主要中药材有甘草、党参、肉从蓉、麻黄、阿魏、当归、赤芍、板蓝要、黄茂、大黄等 。
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兵团所有建制城市和县名称演变和发展分析介绍2地名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地名均有其产生演变定型的历史以及不同语种的涵义 。从地名的历史演变可以窥见当地人文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 。因此,了解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兵团行政区划地名和市县名称的演变历史,对于了解新疆各族人民的历史以及迁徙流动等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基于这种宗旨,现简要介绍新疆各市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主要团场地名名称的演变历史 。
乌鲁木齐市,乾隆年间设屯堡取名乌鲁木齐,俗名红庙儿 。1773年设迪化州,1882年新疆建省后,以迪化州城为省治城,1886年后称迪化县,1945年改为迪化市,解放后恢复乌鲁木齐旧名 。乌鲁木齐汉代为车师后王地,唐为庭州,后改隶北庭都护府 。元代为别失八里元帅府,明隶蒙古卫拉特,清初属蒙古准噶尔部 。关于乌鲁木齐的语属语义向有争议,徐松在西域水道记里认为是维吾尔语”格斗之谓,准、回二部格斗于斯”故名 。民间认为系蒙古语优美的牧场、好围场等,刘维钧在西域史话一中认为由轮台一词的原音演变而来 。现代又有为维吾尔语团结的说法 。
伊宁市,伊宁系汉文名称,少数民族称为固尔扎 。清乾隆年间建城时称宁远城,光绪年间置宁远县,民国年间改称伊宁县,1952年自伊宁县析置伊宁市 。伊宁汉代为乌孙国地,晋代属铁勒部,北魏属悦般,元为阿力麻里,明代属瓦剌部,清代属蒙古准噶尔部 。
奎屯市,系蒙古统治西域时期形成的地名,意为冷水,因处河水而故名,即现奎屯河之指 。明清时为准噶尔布尔古特台吉呢玛游牧之地,清乾隆二十二年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后,在此设置军台称奎屯,移兵屯田 。1771年清政府在此地安置土尔扈特东路二旗隶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1886年隶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1913年改厅为县,成为乌苏县九庄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属克拉玛依市辖,1975年自克拉玛依市析置奎屯市 。奎屯自古以来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明清时期在现哈萨克斯坦境内伊犁河支流奎屯郭勒还有一处称奎屯 。
昌吉市,昌吉系由yanibalik一称演变而来,多译为仰吉八里,系突厥语新城,也有人译为昌都剌 。1760年清置昌吉厅,1762年筑宁边城,1777年改名昌吉县,1983年升昌吉市 。昌吉汉属单桓东且弥西且弥等,晋隶高车北魏属柔然,北周属突厥唐属庭州,元为回鹘五城之一,明代为蒙古卫拉特部牧地 。
塔城市,古称郅支城或北鸥城,当地民族俗称秋吉克或北雅尔,后以塔尔巴哈台山名转称塔尔巴哈台塔城,为塔尔巴哈台城之缩称 。清代置塔尔巴哈台直隶厅,民国初改置县,1931年改称塔城县吗,1984年升为塔城市 。在清代文献中又先后称为雅尔城、楚呼楚、绥靖城,自汉代至明先后有匈奴、鲜卑、高车、突厥、柔然、黠戛斯、蒙古等部族活动 。
阿勒泰市,系由突厥语altay一词演变而来,旧译阿尔泰 。同治初年,在此建承化寺,遂成地名 。1921年置承化县后改阿尔泰县,解放后改为阿勒泰县,1984年升为阿勒泰市 。阿勒泰汉代属匈奴,三国属鲜卑,北魏先后属高车、柔然,后魏至唐属突厥,明属蒙古部直至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