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喜欢杀功臣?因为他们有能力造反】“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 。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 。
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经济学的发展使人们可用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一些历史现象,功臣与皇帝间的关系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尽管这不会是唯一的解释 。
在资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自己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 。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同代理人签署合同 。这就是所谓的信号传递模型 。此外还有信号甄别模型,同信号传递模型一致,只不过变为委托人先行,提出一系列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 。无论哪种方法,都在于使代理人有积极性使自己的类型暴露出来 。
网络配图
借用经济理论,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皇帝作为帝国的所有者,控制着帝国的管理权,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国家,必须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管理国家 。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下,皇帝给功臣们高官厚禄,对他们的要求是勤奋工作,为皇帝效命 。不过皇帝最主要、最关心的还是要求功臣们不得造反 。功臣们是否勤奋工作,属于激励理论,此处暂不讨论,我们集中焦点于造不造反的问题 。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确保江山万代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功臣们造不造反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 。解决功臣们造不造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到底谁会造反,但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要么有内忧 。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原文是奸邪无状) 。一个奸邪无状的自白道出了皇帝们的无奈:他必须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出谁是奸臣,谁是忠臣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功臣们必须发出一个信号或皇帝必须用一个信号来确定一个分离条件,来使忠臣、奸臣可以分离而不混同 。在经济学里,由于每个类别人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还可以根据一个信号制定出分离条件,使该信号能让不同类型的人根据成本—收益比较自动现出原形 。但对造反之类的事来说,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成本都相形见拙 。只要有些风险偏好,又有可能造反成功,难保有人不起歹心 。面对近乎有无限收益的皇帝宝座来说,不可能根据成本—收益情况确定出一个分离条件,皇帝们只能简单地根据某个信号直接判断 。
那有什么信号能让皇帝识别出奸臣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强惩罚威胁力度,诸如灭九族、凌迟等处罚手段,这样有风险规避行为的人会选择不造反 。不过当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风险爱好者在有机会时总是会去尝试一下的 。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呢?所以,事后惩罚的威胁对以冒险为业的功臣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震慑意义 。那么以亲戚关系来识别呢?从吕后到李世民,从多尔衮到雍正,亲戚的血缘、亲情约束对争夺帝位来说只是很小的成本,成大事者从不会将其放在心上 。那能否根据对皇帝是否恭顺这个信号来识别奸臣呢?毫无疑问,真正要造反的人对皇帝也照样会毕恭毕敬,这个信号没有任何意义 。那能否逆向思维,认为敢和皇帝争辩的就是忠臣,不敢争的就是奸臣呢?可惜,历史上的权臣是敢和皇帝争辩的,不敢争的依然是忠奸难辨 。凡此种种,我们用尽心机也无法为皇帝们找到可从功臣中实施忠奸分离的合理信号,当然更不可能找到分离条件 。
- 她超越貂蝉成为三国第一美女晚年却为何惨死
- 赵飞燕和杨玉环被皇帝夜夜宠幸为何没有怀上皇子?
- 慈禧乱点鸳鸯谱,搞得光绪皇帝的后妃没一个美女
- 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他并不打算当皇帝?
- 崇祯为何不迁都南京,大清是如何挥师入关的?
- 他是建文帝身边的重臣为何最后竟然被诛十族?
- 齐明帝萧鸾:每次屠杀前烧香哭泣究竟为何?
- 考古技术这么发达秦始皇地宫为何没有被挖掘
- 诸葛亮用人爱用赵云却为何却长期不用赵云?
- 让关羽驻守荆州却为何不派一名顶尖谋士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