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甲虫的特点-圣甲虫的特点与照片

圣甲虫的特点1

圣甲虫的特点-圣甲虫的特点与照片

文章插图
圣甲虫是椭圆形,别称屎壳郎,它长得很像一棵没有消化的树茎 。圣甲虫,生活在草原、高山、沙漠以及丛林,只要有动物粪便的地方,就会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广大的甲虫世界里,圣甲虫是最神奇的是它们的身体外面套着闪出青铜色或者弱翠绿或者深蓝色光芒的盔甲,因此也得名-圣甲虫 。
《木乃伊》系列当中的圣甲虫,了解一下?2万广农业
带你领略昆虫的世界
《木乃伊》系列中的圣甲虫
《木乃伊》系列中这些掉落在地“圣甲虫”无疑是人类的噩梦,令人胆寒,而今天他们却有机会成为你我的宠物 。
本文转自狐友:达尔文肆养学
中国是一个锹形虫大国
锹甲(qiāo jiǎ),亦称锹形虫,属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锹甲科Lucanidae
中国大约有四百来种锹形虫,而全世界的锹形虫种类应该是一千八百种左右,中国占了近四分之一,可见中国是一个锹形虫大国 。
饲养锹形虫最早流行于日本,这个物种很受日本甲虫爱好者的喜爱 。距今为止,日本饲养锹形虫的历史将近六七十年 。而国内,真正开始锹形虫宠物化也就这十来年,相较日本还是很短的 。而作为宠物的锹形虫,目前主要产自亚洲,譬如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
锹形虫的栖息环境是在野外阔叶木丛生,植被茂密、生态良好的地方 。锹形虫更喜好偏低温的环境,所以在海拔高一点的地方,锹形虫数量相对平地会更多一些,品种也会丰富 。以浙江为例,八百米到一千五的话,锹形虫会有十几种;而在浙江低海拔平地地区,基本以中国扁锹为主,品种比较单一 。
在我们中国国内,最普通常见的锹形虫品种是中国扁锹、中国大锹和两点赤锯锹等 。
锹形虫这个物种的外观特征非常显著 。首先,大部分品种的公虫,都会有非常发达的大颚,也就是头部前面有一对可以左右互夹的大夹子,而母虫的大颚相对而言比较细短,这个特征让锹形虫很容易就跟其他甲虫大类区别开来 。另外,大部分锹形虫的形态都偏向于扁平,它们没有其他的身躯那么圆润 。
因为中国是一个锹形虫大国,且现在锹形虫饲育日益繁盛,所以大家可能会比较关心锹形才是否能合法饲养的问题 。就我所知,目前国内锹形虫好像只有两三种是三有动物,并没有重点保护的锹形虫,因此中国**产的锹形虫几乎都可以人工饲育,大家的选择性很高,当然要避开那几种三有锹形虫 。
锹形虫其他的生态习性,和兜虫差不多:夜习性、趋光性,大部分成虫以树汁、水果为食,幼虫吃的也是朽木和腐植土 。
部分锹形虫母虫繁殖期间,还会取食一定的动物蛋白补充营养 。
和饲育其他甲虫时相比,锹形虫明显不同的地方应该在于温度:其他甲虫喜好偏中高温一点,而锹形虫饲育更偏向于低温 。
当然,这里的中高温是相较于爬虫而言的 。大部分爬虫都能适应 30 ~ 33 度的高温,而这个温度对于大部分锹甲幼虫来说,是无法健康顺利生长的 。即使饲育成虫,能在这个温度下养很久的也不多 。
哪种锹形虫才是最好玩的呢?
我先来谈谈我的最爱吧 —— 扁锹和两点赤锯锹 。
扁锹主要分布于亚洲,有十几种和二十多亚种,常见的有牛头扁、苏门答腊巨扁、巴拉望巨扁、印度扁,中国扁锹等等品种 。
他们身体宽厚程度和大而粗壮程度都有所不同,在一般人眼里,他们是黑漆漆的“屎壳郎”,在爱好者眼中它们每种都散发着不一样魅力 。
我最喜欢扁锹里大颚最为宽厚的苏门答腊巨扁 。这个品种可以饲育出 100 mm 以上的庞然大物,像大闸蟹似的,雄壮威武 。当然,苏门答腊巨扁并不是最大的锹形虫,最大的是长颈鹿锯锹,长度可以到达一百三十毫米以上,对于夹夹虫来说是相当大了 。
苏门答腊巨扁的身体和大颚都非常宽厚,放手上点像大闸蟹的感觉,它的成虫和幼虫养活非常简单,可以说是入门级别的大型甲虫,但是想养出大个体的成虫,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
两点锯锹形虫在中国分布很广,甚至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 。这个物种在大颚形态和身体颜色上都会有明显差异,观赏性、收藏性和把玩性都很高 。
我的第一只甲虫,是朋友送给我的中国扁锹 。
第二只锹形虫是淘宝上买的 —— Y纹锯锹形虫 。Y纹锯锹形虫的体色偏向于米黄色,第一次见到就感觉非常精美,它不同于其它锹形虫都是偏暗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