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战七捷,明太祖北伐全经过( 二 )


这一战略部署,以中路为正,东、西两路为奇,奇正并用,三路合击 。中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进至山西境内,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先出雁门关,败扩廓帖木儿游骑于野马川(即胪朐河,也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 。三月二十日,蓝玉又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逃去,与元将贺宗哲联合,在岭北(元朝岭北行省,包括今内蒙古东部、北部、黑龙江一部、蒙古和俄国西伯利亚中部的广大地区,这里具体为何地,不详)一线抵御明军 。
五月初六日,徐达兵至岭北,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元军击败,死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 。七月十一日,偏将军汤和在断头山(今宁夏宁朔东北约300里处)败绩,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 。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颍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 。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 。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著等人,军威大振 。
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 。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0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 。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 。傅友德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北),又败元军,获金银印、马驼牛羊2万头而还 。
东路军于六月二十九日抵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元军闻讯而遁,获牛马辎重无算,经哈剌莽来(今蒙古洪戈尔)至胪朐河 。李文忠留部将韩政守辎重,亲率大军轻装急进,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一带与元将蛮子哈刺章激战数日,元军败退,获人马以万计,明军亦死伤不少 。
李文忠率师追至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哈腊湖西),元兵复集拒战,李文忠见元军气势甚锐,乃敛兵据险自固并张疑兵,元军惧有伏兵,不敢逼近,遂引军而去 。李文忠班师而还 。十月二十四日,西路军冯胜班军回京 。十一月,因塞外苦寒,一时难以作战,遂令中路军徐达、东路军李文忠班师 。
第二次北征中的三路明军,基本是各自为战,没能按照战前制订的策略配合,因此按所遇对手的强弱,命运各不相同 。孤军深入到达北元首都和林一带的中路军和东路军都被北元拼死反击而损失很大 。此战,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仅西路军获胜,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轻敌冒进 。
明太祖北征第三次北伐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又对北元进行第三次北征 。二月,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屯扎,怀疑有南侵动向 。十一日,朱元璋命令西平侯沐英率其陕西明军进攻北元 。[27] 三月二十一日,沐英行军到达灵州(今宁夏灵武),侦察到脱火赤已经到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 。于是沐英急行军七昼夜,渡过黄河,经宁夏翻过贺兰山进行突袭;在距离脱火赤军营50里的地方分兵四路,分别从各个方向乘夜合围攻袭 。脱火赤、爱足等遭突然袭击,未经激烈抵抗就被明军俘虏南下 。
明太祖北征第四次北伐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至八月,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四次进攻作战 。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明边境 。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北征 。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略战术,朱元璋作了如下指示:首先派侦察部队出塞,刺探军事情报,若有埋伏,则诱其深入,待其困疲而反击之;若无埋伏,即以精兵直捣其营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