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里的鱼是什么鱼 青海湖的鱼叫什么鱼( 二 )


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我国从1982年开始展开封湖育苗的工作,并且封湖周期从2年一个周期,少量捕捞;变成了10年一个周期,实施0捕捞 。
与此同时,当地还采取了人工受精、人工育苗的方式,每年向青海湖投放大量鱼苗 。为了让野生湟鱼顺利产卵,当地拆除了一部分坝体,并将其改造成为适宜湟鱼洄游的鱼道 。
凭借着这些措施,当地的湟鱼数量才能不断攀升,然而想要维持当地的生态健康运转,现如今的湟鱼数量依旧远远不足,未来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所以尽管它们的产量已经多达10万吨,但它们依旧受到国家保护 。
青海湖:曾经3年吃掉7.5万吨湟鱼,如今种群怎么样了?3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并且生态资源十分的丰富,鸟类,鱼类在周边区域生活十分的集中,根据2017年青海湖生态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整个青海湖23个水鸟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44种、3.9万余只,所以这算是中国的“生物优质地”了 。但是越是环境优质的地区,越是容易被人看上,所以生态系统的转变,也就从人类的影响开始了 。
大家都知道,青海湖是我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的盛产之地,并且是青海湖中的特产,但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青海湖在历史上对中国人的“养育”是多大,特别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青海湟鱼几乎是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口 。
青海湟鱼,一份永久难忘的历史我们上面也说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青海面临到了一次重大的自然灾难,从1960年到1962年,这3年之中,整个青海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次饥荒,这几年之中,整个青海都是面临到粮食严重不足的情况,除了藏民不吃鱼以外,湟鱼几乎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口 。所以在那个年代的时候,青海裸鲤就成为了青海的唯一的“救命稻草”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青海湖湟鱼的原始储量达到了32万吨,但是在这灾难性的3年之中,捕捞量接近7.5万吨,可以说直接让整个青海湖的湟鱼面临瘫痪的状态,在这个年代可以说完全是“以鱼代粮”,刚好青海湖湟鱼肉很肥厚,味道鲜美,容易加工,所以在之前也非常流行将其加工成咸干鱼、熏鱼、鱼松等,但是青海湖湟鱼的生长速度十分的缓慢,所以青海裸鲤很快就面临不足的情况 。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青海裸鲤在灾难性的3年之中,确实挽救了青海人的生命 。
青海湟鱼的资源变化,种群现状怎么样?在最初的时候,青海湟鱼平均年产量为5165吨,1949~1985年共生产湟鱼191180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快速消耗,湟鱼的产量是逐年下降,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青海湖湟鱼作为青海湖唯一的鱼种就逐步保护起来了,并且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个时候青海湟鱼才得到了公开的保护,同时在2004年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 。但是由于青海湖本身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快速变化,加上青海湟鱼的生长速度慢 。
所以青海湟鱼资源一直很难提升起来,到了2010年之后我们才看到恢复的迹象,主要是实施了封湖育鱼工作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达到32069 吨,比2010年增长6.5%, 是2002年的12.4倍 。所以产量明显提升了 。
当然青海湟鱼资源的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青海湟鱼产卵的季节,不仅需要经过繁殖过程,还需要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在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过程之中,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所以这样一来,青海湟鱼的恢复困难程度又加大了不少,这就是青海湟鱼的资源变化,当然,如今的青海湟鱼资源得到恢复,该地区的环境也变了了,并且对青海湖的捕鱼问题,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所以青海湟鱼整体上来说,如今也不算是比较稀缺 。
青海湖的“两宝”根据传言,青海湖其实有“两宝”,第一个就是青海湟鱼,第二个就是鸟 。从如今的青海湖生态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两种生物群体占据了青海湖大半部分,所以这也说明了这是两种比较稀缺,自然的生态资源,当然如今我们保护非常的好,所以恢复也比较好 。同时青海湖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更加有利于生态资源的发展 。在2012年统计青海湖面积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整个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 。
所以未来青海湖的“两宝”将会更加多,生物多样性也会更多,而青海湖为人类的付出也将被永久记住,所以这里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就算是最初人类将青海湟鱼作为“救命稻草”,但是过了,只要人类好好进行保护,那么这些资源还是具有恢复的一天,当然如今青海湟鱼也成为了保护生物,大家就别想什么歪主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