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的用途1
文章插图
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 , 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聚丙烯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 , 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 , 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 , 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 。
聚丙烯未来发展方向2好消息:关注公众号“中研网” , 发送“联系方式 , 邮箱 , 姓名” , 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 , 速速来取! 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 。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 , 密度只有0.90-0.91g/cm3 , 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它对水特别稳定 , 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 , 分子量约8万-15万 。成型性好 , 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 , 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 , 很难于达到要求 , 制品表面光泽好 。
1、PP产能产量分析
近年来中国聚烯烃产能快速增长 , 特别是聚丙烯(PP)增长更为迅猛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用途非常广 , 它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小到日常用的保鲜膜 , 大到汽车上的防撞杠 。
截止2018年 , 全球PP产能为8599万吨 , 在过去的12年中 , 全球新增产能达3902万吨 , 增幅83.1% , 煤制烯烃技术的突破和PP原料实现多元化 , PP新增产能开启奔放模式 。
2019-2020年 , 全球(除中国外)新增产能达450万吨 , 而中国其间新增产能高达1410万吨 , 贡献率达75.8% 。
2018年中国聚丙烯扩能装置依然较多 , 总产能约有286万吨/年 , 按照惯例预期兑现的产能在一半140万吨/年左右 。其中煤化工仍是扩能主力军 , 占一半以上并且集中在原料产地西北 , 由于环评手续更加严格 , 一定程度上减缓装置投产进度 。
随着中国企业纷纷扩大聚丙烯产能 , 中国聚丙烯产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 2017增长至1979万吨 , 增幅为11.81% 。2018年中国聚丙烯产量为2092万吨 , 较2017年同期增长10.26% 。
2、PP消费需求分析
生产厂家:辽阳石化、齐鲁石化、天津联合、大庆石化、大港石化、华北石化、九江石化、山东玉皇化工、宁夏石化、庆阳石化、武汉凤凰、兰港石化、济南炼厂、荆门石化、湛江东兴、湖南长盛、大连西太、锦西化工、呼和浩特、中原石化、联泓集团、青岛大炼油、石家庄炼油厂、徐州海天、北海炼化、广州石化、海南炼化、广西钦州、中海壳牌、上海赛科 。
图表:2015-2018年中国聚丙烯产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从需求方面来看 , 随着下游汽车、电子电器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中国对聚丙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2017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为2276.2万吨 , 预计2018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在2400万吨左右 。
3、聚丙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1)高刚性注塑--虽然我国开发部分专用料如洗衣机 , 但仍存较大缺口 , 我国应开发自己技术特点 , 并形成系列化产品 。
【聚丙烯的用途 氯化聚丙烯的用途】 (2)高融指纤维--无纺布近年来发展很快 , 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和纤维越来越细 , 对原料树脂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3)薄膜专用料--食品包装、印刷等领域 , 需求广泛 , 对于BOPP、CPP专用料的的研发尤为重要 , 市场前景广阔 。
(4)PP共聚物 , 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应用于各种领域 , 高性能的原料 , 具有很大市场前景 。
高性能聚丙烯——茂金属聚丙烯3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 , 具有来源丰富、密度小、强度高、无毒无害、易加工等特点 , 并可通过共聚、共混、填充、增强等工艺改性 , 在化工、化纤、建筑、汽车、食品、农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 。近年来消费量增长迅速 , 应用前景广阔 。2019年产能达到2549万吨 , 2020年新增产能570万吨 。但结构性过剩趋势明显 , 部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 2019年进口量达500多万吨 。
- 2022年国庆节期间黄道吉日 2022年国庆节期间适合结婚典礼的黄道吉日有哪几天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按什么顺序
- 为何说北宋大臣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呢?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 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将军田忌最后怎么死的
- 松露是什么东西怎样吃比较好 松露的吃法和保存方法
- 《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的计策吗?
- qq兴趣部落怎么没有了2021 QQ兴趣部落怎么删除发表的话题
- 朝鲜绫阳君李倧是怎样推翻前朝登上帝位的
- 白血病的发烧会感觉冷吗 白血病的发烧会自动退烧吗 白血病发烧与一般发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