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结尾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有关中秋的名家散文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结尾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有关中秋的名家散文

文章插图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结尾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有关中秋的名家散文】
秋意渐凉,中秋渐近,又到了一年中秋佳节 。我眼前不由浮现出儿时过中秋的情景,那种记忆挥之不去,总觉得儿时的月亮最大最圆,儿时里的月饼最香甜也最可口,儿时的任何节日都是最有意义也最值得去回味 。
小时候,过中秋节是一件很隆重的大事,月饼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我的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儿时的农村老家,极度穷困,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 。记忆中,每年到了中秋,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种风俗,就是家家户户发点面,蒸点或烙点火烧来欢度这个月圆之夜 。农历八月十五正是农忙的季节,大人们早早地从农忙的地里回到家里,和面、择菜、拌馅,忙忙碌碌的制作火烧 。那个时候火烧分甜咸两种,咸的馅里只有少许的葱花、韭菜等等,甜的馅里是白糖、红糖等等 。为了让火烧看起来美观,便于区分甜咸,常常在火烧上做一些不同的图案 。火烧做好后,整齐的摆放锅中,盖上用秫秸做成的锅排,大火开始蒸,火烧伴随着柴火味清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简直是天下美味,饕餮盛宴 。为了能尽快的把火烧吃到嘴里,我们也变得非常勤快,乐此不疲地抢着帮父母烧火,待火烧蒸好或者烙好后,父母就把火烧分给我们 。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一天的劳累早已融入给儿女们分吃的喜悦中,那种温馨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然后我们就和邻居之间互相品尝,比一比谁家的好吃,看一看谁家的图案好看,那股浓浓的节庆味难以用言语表达,那种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儿时记忆,是一种醇厚的味道,是一段无比珍贵、无法割舍的情怀 。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结尾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有关中秋的名家散文

文章插图
时光如水,潺潺流走,家里的日子也日渐好转 。餐桌上也逐渐的丰盛起来,每逢中秋节到来,必摆上些新鲜的时令瓜果,像枣、梨、葡萄什么,当然最不能缺少的还有主角月饼,月饼的花样也逐渐的翻新 。如今的节日只不过是一个日子罢了,商场里的月饼制作的精美绝伦,琳琅满目,亲朋好友们聚聚聊聊,即使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也还是缺少那份浓烈的节庆味道,丝毫显示不出节日的气氛 。参加工作后,每到中秋,每年我再也吃不到父母亲侍弄那些火烧了 。儿时年轻的娘亲,已是白发苍苍,行动缓慢,背也驼了,曾经年轻英俊的父亲,早已是沧桑的老人,看着不禁黯然神伤,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告诉我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父母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而儿女又能为父母回报多少?而作为子女,我们又做了什么?他们期望的也只是我们能多陪陪他们,多回家看看,陪同父母一同回忆儿时里的点点滴滴,父母也就年轻了,而我们也仿佛回到了儿时,儿时刻在心里的甜蜜记忆,久久回荡 。家是什么?家就是岁月静好,父母安在,世上最美的事是什么?就是我已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 。时间匆匆而过,岁月将当年青涩无知的我推向中年不惑的道上,岁月如梭,父母已老,父母倾其所有,把他们的青春年华浸透到了我们的成长当中,无怨无悔、不求回报 。我们凝结着父母的心血与汗水,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 。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有多少文墨,写不尽中秋的悲欢离合,风吹圆月,浮云惊散,虽然身处异乡,但故乡的习俗又岂能忘怀?儿时浓浓的记忆总也挥之不去,尽在这一轮明月里......
审阅:故道一沙
简评:笔墨细腻,情感真挚,儿时的中秋节最美好,也最值得回忆 。
终审:严景新
作者:李庆华,河南杞县人,供职于郑州树人中学 。
编辑:卜一
本搜索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