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火圈有用吗 什么是聚火圈

什么是聚火圈1

聚火圈有用吗 什么是聚火圈

文章插图
聚火圈是改变煤气灶出火方向,防止火焰衍射的一个铁圈装置 。是根据物理反射原理制作而成,在使用时,可以聚集火焰,将有限的热量反射到锅上,提高热效率,增加火的能量,缩短做饭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还可以达到防风效果,防止风吹灭火焰,以保持火焰稳定燃烧 。
烤羊肉串起源于徐州2烤羊肉串,是民间一大风味小吃,深受人民喜爱 。一提起烤羊肉串,人们自然想起的是新疆的羊肉串,仿佛烤羊肉串源自新疆 。其实不然,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有一段精彩的表演片段,他在相声里说:“一群人到一家酒店喝酒,酒店的羊圈里养了不少活羊,客人看中哪只,店家就给杀哪只,或炖或烧或烤 。现在很多人夜宵都喜欢吃羊肉串,我们查了一下,中国最早吃羊肉串的是徐州人 。”
郭德纲说吃羊肉串起源于徐州,确实有据可考 。在徐州汉画像石馆中,有多幅“庖厨图”,其中铜山县汉王乡1986年出土的一块“庖厨图”,制作于东汉元和三年,即公元86年,有1930年的历史 。
该像石高100厘米,宽85厘米 。图分为三格,像一组连环画:最下格是一辆马车,上坐二人,前有一人一骑作为前导,对面是一人抱盾迎接客人;中格是两个厨师,一个站在井前汲水,一个坐在灶前烧火,后面有餐具,火锅之类,还有三条鱼;最上格一个人在俎上切肉,一个人在炉上烤羊肉串,上面挂了两条羊腿,两条鱼和鸡鸭之类,还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看家狗 。此图证明了徐州人打汉朝起就开始烤羊肉串了 。
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顾颖老师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饮食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烹调技术之法有数十种之多 。“烤”是原始烹饪方法之一,古人称之为“炙”,其字型就是一块肉架在火上 。
《诗经·小雅·瓠叶》中就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及指此言 。在远古,人们最初使用圈坑聚火之法烹饪食物,后来又使用烧、烤、炙、燎、燔、炝等直接用火烹饪的方法 。
多数徐州人认为烧烤并非徐州特产,只不过源自中国北方草原或者是新疆,凑巧来到徐州后兴盛了一二十年 。其实早在汉代,烧烤就已经流行于徐淮一带了 。汉代的徐州吃烧烤已经颇具规模,现在的徐州人热衷吃烧烤只不过是延续了先人的习俗,顺理成章罢了 。
彭祖像
徐州古称彭城,是中国烹饪的发源地 。尧帝之时,篯铿以“雉”代“羊”,烹羹献之,尧食此羹而“受寿永多”,封“铿”于彭,是名彭铿 。彭祖之母是大漠的丁零族人,有食羊的习惯,是故彭城吃羊习俗发端于五六千年前的彭祖,几乎与中华文明史同步 。
2004年之前,徐州民间自发组织吃伏羊活动;2005年,徐州市政府将此民俗活动纳入徐州饮食文化范畴;2008年,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获“中国优秀节庆品牌”称号,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烹饪协会认定徐州为“中国伏羊美食之乡”,确定了徐州伏羊节在国内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
众所周知,羊肉是热性食物,通常秋、冬、春节吃羊肉 。但徐州人夏季忒爱吃羊肉 。吃羊肉,喝羊肉汤就是“发汗”的 。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冬日里吃着热腾腾的羊肉是再好不过的美食,当地人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红油羊肉 。徐州人正是以这种方式体现出兵家必争之地的百姓艰苦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实在值得赞叹 。
伏羊节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 。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 。在这一个月里,徐州的人们集中在各个酒店,饭庄以及专门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
“伏羊节”启动仪式
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 。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地方戏曲、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等 。形成了徐州“两汉文化”之中的伏羊节传统 。
(来源:彭城史话,作者:丁开明)
六七年前自制的柴气炉,自驾旅行做饭、郊外野炊,威力无比!31、2012年底,在网上看到柴气炉的原理结构图,和网友用来野炊实战的图片,将信将疑,决定做一个试试 。于是从一个废旧市场找了两截钢管,在朋友的小作坊开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