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点,或许是曹操没有称帝的原因

曹操乱世之奸雄也 。他自己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他,这天下不知道几人称帝 。确实如此,后来称帝的袁术就是被曹操打败赶下台的 。当然还有北方的袁绍虽然没有称帝,但是也不是没有称帝的野心,如果没有曹操消灭袁绍,这家伙八成也是要称帝的 。那么 为什么曹操统一了北方,有这么好打条件却不肯称帝呢?是他真的不想,还是顾虑些其他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
第一 有前车之鉴
在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前车之鉴,当年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后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尽管如此,王莽篡汉不久便天下大乱 。
除了王莽务虚名不求实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天下仍然是刘姓的天下,刘氏“将再受命” 。当时赤眉军甚至将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立为皇帝 。后来刘秀取得天下,刘氏“再受命”的说法一直起着很大作用 。在老百姓心里,刘家才是正统,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段历史并不远,所以熟读史学的曹操不可能不明白 。
第二 曹操舍不得放弃汉献帝这张王牌
如果称帝,曹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把汉献帝废掉,大家想如果把献帝废掉了,那曹操还拿什么狭天子以令诸侯呢?无疑他会失去一张压制诸侯的王牌 。当天子只是虚名,而如果有天子在手诸侯可以乖乖听话或者至少表面上的服从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
【这六点,或许是曹操没有称帝的原因】曹公是一个“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他要的是实在的东西,当时他身为东汉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位极人臣,而且远不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架空了东汉献帝,整个天下名正言顺都可以说是他的,称帝,有必要吗?所以曹操不称帝才是明智的举动 。
第三 曹操不想当众矢之的
曹操一旦当了天子,其他没有被他灭掉的诸侯比如刘备孙权呢服吗?还有汉献帝周围一些汉朝遗老能服吗?大汉虽然败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支持汉庭的人还大有所在 。一旦称帝,不但有可能会后院起火,还有可能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攻,把自己摆在了不利的位置 。
有个 例子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操死去的前一年,孙权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 。曹操拿着孙权的书信,对大家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猜疑了一生的曹操直到最后,对皇帝的“名份”依然顾虑重重 。所以曹操他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天子的代价太大!
第四 曹操只想当周文王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是曹操在回答其臣下劝他称帝的时候说的话 。曹操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只想当个周文王,如果儿子有本事那就当让儿子皇帝,只要自己的儿子追封一个皇帝的谥号给自己就行了,后来历史证明,曹丕果然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 。老奸巨猾的曹操知道,他祖上爵位不够大,他称帝名不正言不顺,他先当魏王,他儿子就是王爵之后了,再称帝就有人应了,也不会有很多人反对他 。后来司马昭也是学他的 。
第五 曹操心里还是装着大汉的
在剿灭群雄的战斗中,曹操始终打着“匡扶汉室”旗号 。犹记得乱世之初,曹公与关东联盟里边,看着袁绍等人整日歌舞,痛而作《蒿里行》等诗,他可谓是出身于基层,一开始也是一个忠心为国的热血青年,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汉献帝对他却是感恩戴德 。
即使后来,虽说曹公已经是功高震主,魏公魏王,但是他始终没有去迈出那一步,甚至杀了皇后,那都可以理解为他在震慑和恐吓皇帝,为的是抓住自己手里的权利,不然,估计冢中枯骨明日黄花之类的,就是尸骨未寒的丞相大人了 。曹操心中还是有对大汉有着忠心的,只不过他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更重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