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不如董卓!且看历史上出身心性如此相似的武将

董卓是拉开三国乱世大幕的第一人,所以他的历史形象从来都是负面为主,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为: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
书契,指的是文字,引申为文明 。
【李广不如董卓!且看历史上出身心性如此相似的武将】这句话翻译下便是,董卓这个人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简直坏透了,称得上史上第一大魔王 。
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见 。
曹操在很长时间内也是一个奸雄的形象,但即便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也有不少值得称赞的品质,比如重视人才、军事水平一流之类 。
与之相比,董卓不仅坏,而且还很无能 。
黄巾起义时,朝廷让他代替卢植为东中郎将,结果被黄巾军打得大败,连官都丢了 。后来各路诸侯讨伐他,董卓再次败给了孙坚 。
由此可见,董卓在军事方面好像也不咋地 。
问题就来了:既残暴又无能的董卓,为什么后来却能一度挟天子以令诸侯呢?难道不是因为他强,只是同行太无能给衬托的?
当然并非如此,这不过是材料的选择问题 。实际上,董卓颇有才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与飞将军李广颇为相似 。为什么这么讲?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这并非yy,理由有四点:
第一,他们都是六郡良家子出身 。
所谓六郡,指的是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个地方 。良家子,在汉代,指的是不在七科谪之内以及医、巫、商贾、百工等家庭之外的子嗣 。
六郡良家子有什么特点呢?六郡地处西部边疆,靠近羌胡部落,因而这里民风彪悍,个个弓马娴熟 。自西汉以来,六郡良家子一直是士兵尤其是骑兵的重要来源 。
李广的箭术无双不用多说,后人有不少诗歌专门赞颂他,其中著名的一首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讲的是李广射虎的典故 。
董卓也是如此 。史书记载他,“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
一般人射箭,只会带一个箭袋,董卓则不然,他每次都是背着两个箭袋 。在纵马奔驰时,他可以左右两边开弓 。冷兵器时代,这武力值不用多说 。
第二,他们都不爱钱财 。
李广为将,每逢皇帝有赏赐,他都把钱财分给手下士兵,史书记载,“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 。”
董卓也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件事中看出 。董卓年少时,曾经游历羌中,与诸多部落的首领交好 。
后来一些部落首领到陇西看望他,董卓二话不说,将本用于耕田的牛杀掉以待客 。这些部落首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回去后便搜集了千余头马羊牛等各类牲畜赠送给董卓 。
董卓后来入伍当了军司马,和中郎将张奂一起征讨并州的叛乱 。战争中董卓立下大功,朝廷拜他为郎中,并赏赐他九千匹缣 。面对这笔巨大的财富,董卓分文不取,立马将之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将士 。
因为不爱钱财,所以两个人都受到士兵的爱戴 。
李广死时,不仅手下将士,六郡良家子都一同为之痛哭流涕 。董卓死后,大将李傕、郭汜以为他复仇的名义进攻长安,随即凝聚了十来万人马,他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
第三,他们都与胡人征战多年,打仗都颇有谋略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李广与匈奴交战大大小小超过七十多次,可谓身经百战 。在边郡抗击匈奴时,有一次遇到三个匈奴的“射雕者”,李广带着一百来人前去追捕 。
然而,途中他们却遭遇数千人的匈奴骑兵 。手下的骑兵吓得惊慌失措,想要立刻掉头逃跑,但被李广制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