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个文人叫做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影响很大 。
有些人一生下就不简单,骆宾王七岁“咏鹅”,宋濂九岁写诗,苏轼也不差 。在他十岁那年,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汉书·范滂传》的时候,小小年纪的苏轼听完故事后,竟然反问母亲,“如果有一天,我想和范滂一样,为了名节而死的话,母亲您答应吗?”
如果您是这位母亲,那么到底是应该鼓励苏轼为了名节而死,还是让他放弃名节好好活着呢?
后来苏轼长大后,进京赶考,一举中的,入朝为官 。他写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而且他和欧阳修关系不错,两人之间还发生了很多趣事,下面我给大家说上两段 。
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去汴京应试,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考官梅尧臣的青睐,于是将此文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 。
欧阳修仔细看完文章后,赞叹不已,但是对文中一个地方想不明白 。
当时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是这样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日杀之,三 。尧曰宥之,三 。”
意思是说当贤德的尧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被任命为法官 。有一次,他要以死刑处死那些犯了法的人 。皋陶在朝堂上一定要处死这些犯罪之人,并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尧却说要宽宥他们,并也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 。
既然是个典故,那么必有出处,但是才高八斗的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不过这点丝毫不影响这篇文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最后,欧阳修和梅尧臣一合计,想将此文点位第一,可是欧阳修又怕此文乃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于是将这篇文章点位了第二,然后将这份考试卷当场拆封,结果发现这篇文章并非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而是一个叫做苏轼的年轻人写的 。
这个事情听起来总觉得欧阳修有些好笑,凭什么好的文章就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写呢?难道他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吗?所以后世有些人认为欧阳修也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诶!
不过后来苏轼到礼部进行复试,写下《春秋对义》,最后被取为第一 。苏轼入朝为官后,跟欧阳修的关系不错 。有一次,欧阳修和苏轼在一起,欧阳修对《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的那个典故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便向苏轼请教,说你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说,“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请问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啊 。
苏轼笑了笑,说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孔融传》中 。
欧阳修回去后,又仔细翻查了《三国志》,结果还是找不到这个典故,于是又上门请教 。
苏轼笑了笑,说道:“曹操消灭了袁绍,将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自己儿子曹丕 。孔融说:‘这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然后把妲己赐给周公’ 。曹操闻言后,十分惊慌,忙问典故出自哪里,孔融说道:“我是以目前的状况推测过去,想当然罢了 。”
欧阳修听后,这才恍然大悟 。
原来这个典故是苏轼胡编乱造的,说道这里,让我想起一件事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开头能够引人入胜,喜欢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有时候想不出名人名言,就自己伪造名人名言,时常会在开头抛出一句话,说“有个名人曾经说过,*******************”,然后这句话一般说的玄乎深奥一点,这个名人又不指出是谁 。现在想想这事,原来和苏轼当年是一模一样 。
- 英国斗牛犬智商问题
- 狗智商有问题的表现
- 从云兽,问道云兽进化雪狐
- 今年最新款手机叫什么名字,今年最新款手机是什么
- 如何训练金毛定是大小便
- 养只金毛需要多少时间
- 哈士奇和边牧哪个智商高
- 萨摩耶狗智商怎么样
- 什么纱的日本人名,日本人名字问题
- 金毛犬饲养难吗